主动作为 一季度经济运行“企稳转向”
【编者按】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三区四市围绕“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打造“开放之门、辐射之门、方便之门”等重大发展战略,对第一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部署作了发言。现将相关内容摘要编发,供参阅学习。
蓬江区 第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名第一,新签合同外资排名第二,全面实现了“开门红”的良好开局。
一、大项目加快落地。贯彻落实“一纲要五大行动方案”,一季度,全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82.36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工业总产值的42.22%,其中海信集团产值同比增长73.35%;健康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同比增长60.04%。
二、做实做强大平台和园区经济。把握滨江新区、江沙示范园区、棠下镇“三融合”的有利机遇,全力以赴推动江沙示范园区提升发展,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8家,其中已投产10家。一季度,江沙示范园区产值21.21亿元,产值增幅45.9%。
三、积极推进“珠西智谷”建设。借鉴深圳前海、南海瀚天等先进经验,成立了“广东珠西智谷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珠西智谷”规划前期调研,着手编制产业规划和控制规划;12平方公里的核心启动区加快建设,已建有火炬高新技术创业园、智荟城等10个创新创意产业平台,总孵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各类工业设计、科技孵化类企业550家,其中有10多家优秀企业计划年内在新三板上市。
(蓬江区府办公室供稿)
高新区及江海区 第一季度经济工作扎实起步、平稳开局。重点项目扎实推进,27项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77亿元,投资完成率30.28%,全市排名第二。
一、科技金融结合有新突破。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江门高新运营中心正式运营。发挥工业园公司投融资平台功能,在一期成功发债9.5亿元的基础上,二期城投债8亿元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是全省首个成功发行城投债的园区。推动“政银保”项目,出台《江门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银保”合作贷款实施办法》。实施《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提升行动纲要》,R&D(即研究与开发)占GDP比重达2.3%,全年申请专利1138件。已建成加速器、孵化器7.1万平方米,在建的12万平方米。
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重点针对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招商,世界500强德尔福汽车线束项目基本确定落户该区跨国工业园。新业态招商成效明显,引进国内第三大B2B电商企业中国网库和阿里巴巴签订产业带平台项目。落实“一纲要五行动方案”,一季度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2%。LED产业发展加快,产值增长15%。
三、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成效初显。围绕园区建设“七个一”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推进闲置土地盘活,一季度开发利用闲置工业用地235.2亩,盘活空置厂房12.8万平方米。推进旧厂房改造升级,成功引进江门云谷科技企业加速器公司项目。全市首个将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各类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进行集中受理的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高新区党政办公室及江海区府办公室供稿)
新会区 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平稳、稳中有进,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79亿元,同比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75亿元,增长10.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9亿元,增长8%。
一、实体经济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工业用电量7.64亿度,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85亿元,增长11.82%,七大产业中有4个实现正增长,其中食品饮料和纸及纸制品产业分别增长38.28%和21.54%。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表现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94.58%。工业总产值前50名企业实现产值145.18亿元,增长17.82%。
二、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0.1亿元,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4.32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2.7%。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和公建投资形势较好,分别增长22.6%和107.2%。广东南车及配套企业、亚太纸业二期、崖门环保电镀基地南区建设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三、交通建设和资源盘活显成效。交通建设全面提速,一季度完成投资2.3亿元,同比增长147%。一季度盘活闲置土地826.5亩、批而未供土地98.5亩。加快“三旧”改造和村级物业转型升级,原中顺纸业仓库改造项目完工,总投资5805万元。
(新会区府办公室供稿)
台山市 第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完成7800万美元,增长94.22%,完成全年任务的48.7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6亿元,增长10.2%。
一、两大发展平台势头强劲。北部工业新城,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累计落户项目51个、投资总额近250亿元。南部广海湾,围绕大广海湾经济区总体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已取得初步成果,填海工程填出陆域面积9500亩,总投资600亿元的华电LNG和投资10亿元的安托山项目进展顺利。
二、重点项目建设有新成效。今年安排的85项重点建设项目,一季度有23项快于时间进度,其中,新台高速南延线路基工程已完成94%。
三、全域旅游破题开局。该市旅游总体规划、汀江走廊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已有初步成果;全长42公里的下川“潮人径”3月底正式启用,打响了全域旅游发展“当头炮”;投资7.5亿元的红木艺术展览城和黄花梨博物馆等精品项目加快推进;“川岛群岛旅游一票通”已试行。
(台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开平市 第一季度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4%,外商直接投资增加26.52%。
一、注重招商与安商相统一。积极铺开暖企行动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抓好翠山湖新区开发。组建专业招商队伍, 1-3月成功引进投资规模以上项目18个,投资总额25.46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7个,较大项目包括投资10亿元的广东建成机械设备公司特种压力容器罐项目。
二、主动融入“大旅游”发展。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做好“世遗”品牌保护、营销和策划。稳步推进赤坎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古镇历史建筑入户调查,正加紧推进赤坎镇新区的征地规划工作。统筹发展大沙生态游、赤水温泉游,打造“一核两翼”旅游新格局。
(开平市府办公室供稿)
鹤山市 第一季度经济平稳发展,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75亿元,增长18.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增长7.9%。
一、狠抓平台提质转型。编制《“一城三镇”产城融合规划》,重新规划鹤山工业城和鹤城、共和、址山三镇近350平方公里区域发展,科学布局产业和功能配套,着力打造鹤山发展副中心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二、狠抓精准招商。明确招商重点。打造专业高效招商团队,坚持以产出、税收和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收集分析行业情报,列出招商重点企业清单,开展点对点的精准招商。在建项目进度加快。以33项江门市重点项目为抓手,落实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和督办机制,推动27个新上项目、35个亿元续建项目快速建设。
三、狠抓资源整合。落实土地平移入园。推进龙口、共和两镇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确保年内整合500亩用地指标到市工业平台。落实闲置地处置。以工业城和沙坪街道为重点,落实“一地一册”、动态管理措施,确保全年处置闲置地2000亩以上。落实“两低”(即低效益、低产出)企业治理。将整治“两低”企业作为“安商”重点工作,纳入镇级考核。目前,38家整治企业已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建立涉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整治工作的难点问题。
(鹤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恩平市 第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显示经济稳步发展,其中外贸进出口总值1.05亿美元,增长13%。该市利用技改政策,工业企业新增增资扩产项目35个,计划投资10亿元,第一季度已完成投资3.5亿元。
一、积极开展暖企扶企行动。由市领导分别对口挂钩2家企业,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强校企合作,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其中今年与企业新签约订单班3个,培养专业人才150人;连续第10年在广州琶洲举办中国(恩平)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国际展销会,吸引客商17.3万多人次,达成意向贸易金额11.7亿元;协办2015珠江西岸(恩平)装备制造发展论坛,推介恩平投资环境。第一季度,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11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3.5%。
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新组建恩平市招商办公室,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引进规模项目7个,合同投资3.46亿元。
三、全力实施全域旅游。以温泉旅游为龙头,恒大泉都今年计划投入7亿元,第一季度已投入1.48亿元,第三期正在顺利推进,温泉小镇、星级酒店、体育运动中心即将竣工营业;泉林度假区的那金谷景区、大型现代游乐场和花卉观赏园等新项目正大力推进建设中;山泉湾畔、花海世界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顺利。积极探索航空旅游,成功与中航集团签订协议,“爱飞客”航空综合体项目意向落户恩平。
(恩平市府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