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建立全方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我市多措并举确保高考顺利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建设“三平台”促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 江门供电局为客户节电突破1亿千瓦时
● 市工商局全省首推户外广告登记同城通办模式
我市建立全方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我市把实施“以用为本、着力创新、高端引领、协调发展”的“人才强市、人才兴市”的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总量持续增长,高技能人才占比逐年增加,目前高技能人才总量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6.78%,逐步形成了“政策激励、平台支撑、高端引领、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的全方位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构建激励机制。出台了《江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办法》、全国首创的《市区企业高技能人才养老保险补贴办法》等政策,形成了高技能人才在我市“进门有优惠、在职有补贴、退休有保障”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二、创新“名师”评选方式。出台了《江门市技工院校名师评选表彰方案》,改变了传统“名师”评选重点看教师个人成果的模式,建立了内部测评指标和外部测评指标体系,把“名师”评选条件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薪酬水平挂钩,目前已评选出首批技能人才教学“名师”15名。
三、实施“双招互助、送岗送学”。采用“招工招生、双招互助”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既有效地降低了员工的流动性,也实现了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实现了企业、院校、员工“三赢”。校企合作有效地缓解了我市省级产业转移园区、江沙工业园区和200余家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保障了海信集团、南车集团等重点企业的顺利投产和持续发展。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供稿)
我市多措并举确保高考顺利
我市结合全国高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配合全国开展的打击高考替考作弊专项行动,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高考公平、安全、有序。
一、明确工作责任。明确考试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考试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部门负责、属地负责、职责分明、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实行责任事故追究制。成立5个高考巡视小组,在高考期间,分别到各市、区对考试过程进行巡视、检查、监督。
二、坚持从严治考。端正考风考纪,深入开展诚信高考教育,向全市考生及其家长发《诚信高考倡议书》,使考生自觉抵制和避免违法违纪行为。今年高考启用的1000多个考场都安装了电子巡查系统,并实现了部、省、市的互联互通。安装考场统一指令播放系统,使用金属探测仪,防止考生携带违规物品进入考场。
三、加强监考队伍建设和培训。选聘监考员坚持“四个不聘”原则,即责任心不强者不聘,有直系亲属参加高考者不聘,高三任课教师不聘,非专任教师不聘。召开高考监考工作动员大会,要求监考员严格按《广东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统一指令》执行监考工作的每个步骤,做到认真负责、熟悉业务、公正廉洁。
(市教育局供稿)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建设“三平台”促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主动作为,建设“三平台”,推进监管工作提质增效。
一、打造服务平台。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办事程序,强化网上审批,推出网上预审查、先补正材料后补签告知书等服务,并逐步实现业务受理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同步更新。探索建立网上培训平台,提供专业知识、质量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高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素质。
二、打造信息平台。推进12331举报投诉平台建设,畅通投诉渠道。不断完善药品远程电子监管平台和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对外信息查询,政府信息公开等网站功能。
三、打造诚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制定完善企业诚信等级动态评定标准和评估办法,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和公示工作。完善食品药品行业诚信绿卡工程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供稿)
江门供电局为客户节电突破1亿千瓦时
江门供电局大力推进节能服务工作,联合政府部门主动作为,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截至5月15日,共促成29个客户节能改造项目投运,累计为客户节约电量1.02亿千瓦时。
(江门供电局供稿)
市工商局全省首推户外广告登记同城通办模式
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有关广告法律规定,市工商局于5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户外广告登记同城通办管理模式,允许我市范围内申请人自主选择申请人住所地或户外广告发布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户外广告登记业务。
(市工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