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显成效
● 蓬江区“三社联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 我市以大数据为抓手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 我市加强与省企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我市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显成效
我市自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按照“一村一策、整村推进”方式,创建水库移民美丽乡村示范村“亮点工程”取得成效,并在日前召开的省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现场观摩会上作经验介绍。自2006年以来,重点改造或重建安置人口100人以上重点水库移民村163条,共投入水库移民资金3.4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92宗。
一、科学规划水库移民村建设。把解决移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道路交通等民生问题,作为移民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基础设施,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扶持移民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既改善移民居住环境,又促进移民发展生产。
二、扶持水库移民村经济发展。结合移民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将移民村建成“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提升移民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多方筹措资金。采取“民办公助、资源整合”的方法,整合市、县、镇的支农惠农资金,并积极动员体育、文化卫生、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所建设的17条示范村共投入资金约310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华侨捐赠和有关部门投入资金约1100万元。
(市水务局供稿)
蓬江区“三社联动”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蓬江区以社区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进“三社联动”,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形成“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日前,该区受邀在全省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一、促进“三社”参与社区服务。一是发挥社工专业服务能力。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协助村(居)组建各类服务队伍,为村(居)民提供社会服务。二是探索社区自治工作机制。各社区以党建联席会为平台,聘任驻社区单位为联席会理事成员,社区与理事成员单位之间积极开展群体共建,形成社区建设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优化“三社联动”发展环境。一是出台《蓬江区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形成了较完善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目前,全区有专业社工机构60多家,承接项目150多个,专业社工人才300多人。二是开展公益创投。获得资助的项目主要是由社区居民提出需求,社会组织策划设计,深化了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目前,该区已开展两届公益创投活动,共55个项目中标并签约实施。
(蓬江区府办公室供稿)
我市以大数据为抓手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基于社会保险大数法则设计,是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基础。近期,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市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工作的通知》,以信息化大数据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施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一、建立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一是建立纵向到底数据库。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整合城乡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信息,进行全体参保人数据核查比对,建立涵盖全体参保人的基础数据库。二是开展横向数据对比。与公安、民政等部门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摸清未参保、虚报参保及中断参保人员底数。三是入户核查重点人群。在横纵向数据对比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重点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四是实现市级管理省级共享。数据库由市级集中管理,并及时上传省级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系统,实现市级数据统筹管理,省级数据定期共享对碰。
二、开展数据库应用推动全民参保。一是根据参保数据分析开展针对性扩面征缴工作,或以此完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实现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实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提供准确有力的数据支持。二是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功能,针对全民参保登记目标人群,在有关业务经办过程中提示补齐或更正信息,逐步消化解决重缴、断缴等问题。三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利用实体办事大厅、互联网站等多种渠道提供自助登记的便捷服务功能。
(市社保局供稿)
我市加强与省企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珠西战略”及我市打造 “三门”建设“三心”的工作部署,市国资委不断加强与省国资委及省企的沟通对接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目前,省属国企在我市投资经营的项目共计32个,投资总额2993.4亿元。
一、加强与省国资委对接。市国资委与省国资委及省属国企高层之间建立定期联络机制,推动建立我市与省国企项目对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上挂下驻”方式推动对接工作,积极推进拟合作项目,条件成熟的项目加快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争取签约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
二、瞄准省企“精准对接”。结合我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主动与省国资系统企业进行洽商,汇总梳理了一批我市拟与省国资委(省国企)等合作项目,并做好跟进督查。积极筹划引资引智创业创新投资推介会,成立对接省国资专责小组。在此次推介会上,我市同省属国资企业签约合作项目涉及投资金额315亿元,占签约总投资金额的21.4%。
(市国资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