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0014349007062431/2016-00122 分类:
发布机构: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6-02-23
名称: 我市新增20个省名牌产品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2-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我市新增20个省名牌产品

发布日期:2016-02-23  浏览次数:-
(   近日,《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名单》公布,我市15家企业20个产品榜上有名。从市质监局了解到,2015年江门名牌数量在全省22个地级市中排名第8。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8家企业150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称号。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江门企业的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的成功率达100%,是多年来我市质监部门和企业不断加强名牌培育经营,扩大名牌效应;不断加强综合质量管理,强化品牌基础;加强质量技术支撑,提升品牌内涵所带来的“效益”。   加强名牌培育经营  扩大名牌效应   在加强名牌培育经营方面,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团三方联动的作用,通过对全市企业进行拉网式的调查摸底,掌握其产品质量状况、三大体系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品市场状况等,选定上规模、有基础、具备知名度的企业产品,确定每年的培育对象。对筛选出来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对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的重点帮扶,注重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引导企业做好质量基础性工作。   同时,我市质监部门坚持为企业打造名牌产品提供优化服务指导。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申报工作中,质监部门对照广东省名牌的申报要求,为每个申报企业开具了一份名牌申报“诊断书”,详细列出了申报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育帮扶工作。同时,局领导带队上门服务,指定专人对企业的申报条件、申报时间以及材料填报进行指导和跟进,并积极协调税务、环保等职能部门,理顺申报流程的各项内容。   加强综合质量管理  强化品牌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也是品牌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市质监部门注重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和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在质量管理、产品检验、标准制修订和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等方面优先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在国家、省、市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2.7%、8.2%、6.2%,同比分别下降0.6%、5%、1.8%。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评价标准,前后共发布3期“红黑榜”信息,其中黑榜企业36家,红榜企业19家。此外,保持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常态化,目前我市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共有企业质量信用记录17460条,企业质量诚信网会员企业共计10690家。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悉,2015年全市完成标准备案586项,企业执行标准登记469项,制定企业先进标准11项,新增联盟组织7个,发布联盟标准8项,20项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   加强质量技术支撑  提升品牌内涵   加强质量技术支撑,是提升品牌内涵的保证。过去一年,我市顺利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成功扩项91个,总的CMA(中国计量认证/认可)/CAL(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认可项目达到2349个。同时,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认可(CNAS)的复评审,成功扩项111个,总的CNAS认可项目达到366个。   此外,我市连续5年对全市40条摩托车检测线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加大了对质检机构检验、研发能力提升的资金投入力度,投入403万元购置EMI接收机、屏蔽房、人工电源网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质检机构在电磁兼容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以及食品化妆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能力。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广东省质量监督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检验站”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江门市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

  近日,《2015年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名单》公布,我市15家企业20个产品榜上有名。从市质监局了解到,2015年江门名牌数量在全省22个地级市中排名第8。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8家企业150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称号。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江门企业的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的成功率达100%,是多年来我市质监部门和企业不断加强名牌培育经营,扩大名牌效应;不断加强综合质量管理,强化品牌基础;加强质量技术支撑,提升品牌内涵所带来的“效益”。

  加强名牌培育经营  扩大名牌效应

  在加强名牌培育经营方面,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团三方联动的作用,通过对全市企业进行拉网式的调查摸底,掌握其产品质量状况、三大体系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品市场状况等,选定上规模、有基础、具备知名度的企业产品,确定每年的培育对象。对筛选出来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对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的重点帮扶,注重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引导企业做好质量基础性工作。

  同时,我市质监部门坚持为企业打造名牌产品提供优化服务指导。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申报工作中,质监部门对照广东省名牌的申报要求,为每个申报企业开具了一份名牌申报“诊断书”,详细列出了申报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育帮扶工作。同时,局领导带队上门服务,指定专人对企业的申报条件、申报时间以及材料填报进行指导和跟进,并积极协调税务、环保等职能部门,理顺申报流程的各项内容。

  加强综合质量管理  强化品牌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也是品牌的基础。一直以来,我市质监部门注重发挥质监职能优势和技术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为企业在质量管理、产品检验、标准制修订和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等方面优先提供服务。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在国家、省、市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2.7%、8.2%、6.2%,同比分别下降0.6%、5%、1.8%。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评价标准,前后共发布3期“红黑榜”信息,其中黑榜企业36家,红榜企业19家。此外,保持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常态化,目前我市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共有企业质量信用记录17460条,企业质量诚信网会员企业共计10690家。

  实施标准化战略是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悉,2015年全市完成标准备案586项,企业执行标准登记469项,制定企业先进标准11项,新增联盟组织7个,发布联盟标准8项,20项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认可。

  加强质量技术支撑  提升品牌内涵

  加强质量技术支撑,是提升品牌内涵的保证。过去一年,我市顺利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成功扩项91个,总的CMA(中国计量认证/认可)/CAL(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认可项目达到2349个。同时,顺利通过了实验室认可(CNAS)的复评审,成功扩项111个,总的CNAS认可项目达到366个。

  此外,我市连续5年对全市40条摩托车检测线进行实验室间比对;加大了对质检机构检验、研发能力提升的资金投入力度,投入403万元购置EMI接收机、屏蔽房、人工电源网络、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进一步提升了质检机构在电磁兼容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以及食品化妆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能力。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广东省质量监督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检验站”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江门市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和相关的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