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山精准发力推进“文旅结合”
● 恩平打造冯如故里特色旅游品牌
● 鹤山双合镇两大举措整治农村环境
● 市建管中心狠抓项目落实促发展
台山精准发力推进“文旅结合”
台山以实现全域旅游为目标,以台开恩旅游联盟为平台,紧扣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精准发力,全力做好“文旅结合”这篇大文章。
一、以“海”文化为突破口,打造“川岛游归”品牌。一是坚持项目带动,积极推进总投资超5亿元的上川岛光华国际生态健康旅游城等项目,推动川岛旅游提质提档。二是抓好川岛贸易岛申请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提升川岛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以“农”文化为切入点,聚焦中国农业公园建设。重点抓好都斛、斗山两大片区的规划建设,逐步打造一批农旅结合的旅游新亮点。一是都斛片区,主抓“禾海稻浪”水稻田生态文化主题园的打造,加快完成园区农业博物馆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继续有序推进新海鲜食街等工程。二是斗山片区,推动新台高速斗山出口环岛、交通岛等综合提升工作,并积极推进汀江走廊-浮月村等景点的打造。
三、以“侨”文化为主旋律,推进全域旅游格局构建。一是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树立“海韵侨乡、悠游台山”的形象,推进颐和温泉二期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二是做好梅家大院、浮月洋楼等近代侨墟、侨村、侨校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并将其逐步打造成弘扬台山华侨历史文化的重要旅游景点。三是联合五邑大学、江门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探索成立新宁学院(大专),培养导游服务、烹饪等旅游服务类和涉农类的专业人才。
(台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恩平打造冯如故里特色旅游品牌
恩平通过“创新+包装+文化”,致力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牛江镇冯如故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一、创新旅游发展规划。一是做好编制。以冯如文化为中心,融入农业、生态、航天、航空等特色元素进行整体规划。目前,已委托五邑大学和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对其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规划初稿。二是重修古建筑。引入社会资金力量,计划重点对復春公祠和炯成楼等古建筑进行修葺改造。三是完善公共环境。年内完成连接牛江至圣堂高速口的区龙公路等工程。
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一是冯如文化。整合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等元素,形成冯如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推广活动。二是华侨文化。抓好牛江华侨文化广场地块招商引资,致力打造集商住、娱乐、休闲、商务、文化于一身的新地标。三是航空文化。充分发挥蓝海农业公司作为全国青少年宇航技师江门培训中心的平台作用,开展旅游体验式的航天科普教育。四是乡村文化。依托两大国家级万亩示范基地、1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5大农业公司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恩平市府办公室供稿)
鹤山双合镇两大举措整治农村环境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鹤山双合镇针对农村环境普遍存在的“脏、乱、差 ”问题,制定为期三年的《“美丽乡村·清新双合”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针对村边、田边、路边、河边的“四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该镇农村环境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完善制度。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镇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村(居)结对子包干督促检查机制,制定了《双合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方案》等有关制度。二是建立保洁机制。制定《农村保洁员工作制度》,组建农村保洁员队伍,实施奖惩机制,保证每条自然村配备至少1名保洁员。
二、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一是开展全民清洁行动。除每年一次的爱卫月清洁行动外,双合镇坚持利用节假日等关键节点,针对村边、田边、路边、河边的“四边”等卫生死角,开展全民清洁大行动。二是强化路面环境整治。该镇成立了鹤山市首个农村公路养护站,专门养护镇一级的村道,基本实现全镇乡村公路的路边清洁全覆盖。三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载体,开展各类环境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整治气氛。
(鹤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市建管中心狠抓项目落实促发展
今年以来,市建管中心紧抓“项目落实年”的重要机遇,强化协调推进,狠抓项目落实,促进区域发展。
一、提升管理水平。以加强工程工期管理和结算管理为重要举措,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规范服务单位管理,并对制度的运行过程实施监督,提升政府工程专业化、规模化管理水平。
二、主动破解难题。大力发扬“我来办、马上办、现场办”精神,主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针对管线迁改等难题提前进行谋划,主动联系属地政府、行业部门踏勘现场,协调可行性方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打好交通大会战。加快推进江门大道辅道、杜阮北一路等10个交通大会战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道路路网。
(市建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