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转载] 江门探索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又有新突破
【调查研究】
●关于我市共享单车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工作进展】
●我市加快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我市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台山市着力建设城乡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智能体系
●恩平市两大举措抓实三防工作
◆学习园地◆
江门探索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又有新突破
【编者按】日前,省府办公厅《粤府信息》以粤信条目形式编辑刊登了我市报送的政务信息《江门探索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又有新突破》。现全文转载,供参阅学习。
该市充分发挥当地港澳同胞众多,侨胞企业资源和投资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挥港澳华侨社团作用,成为全省首批开通粤港澳商事登记政银直通车服务的试点地区,于去年先后在澳门、香港发出首批“离岸受理”营业执照。今年年初,该市先后与澳门江门商会、香港五邑总会签署《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合作协议》,支持港澳商会为到江门市投资经商办企业的投资者提供商事登记代办服务。日前,该市探索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又有新突破,首批3家通过澳门江门商会、香港五邑总会提供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办理工商登记的港澳投资企业获发营业执照,标志着江门深化港澳社团商事登记“离岸受理”合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通过港澳社团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代办营业执照,港澳投资者只需向港澳商会提交商事登记申请材料,由商会服务专员通过广东省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管理系统提交申请材料,经工商部门核准后,营业执照通过快递方式邮寄到商会转交港澳投资者,让港澳投资者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商事登记业务,大大减少投资者往返两地办理商事登记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实现“网络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市工商局供稿)
◆调查研究◆
关于我市共享单车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平台、主要服务于市民中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续换乘的自行车系统。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迅猛,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使用便捷实用,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共享单车在带给广大市民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乱停乱放、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等情况。为促进我市共享单车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从规范设置停车区域等方面着手,对加强城市共享单车规范化管理提出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目前,进驻我市的共享单车企业有摩拜、永安行、OFO、桔子和哈罗单车共5家,投放主要集中在蓬江区等中心区域。为了加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监管工作,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开展自行车规范停放试点工作。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市公安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约谈有关的共享单车企业,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车辆停放主体责任,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的了解程度不够,未形成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导致共享单车的管理工作尚未进入科学、合理、规范的状态。
(二)企业运维管理力度不足。运营商为抢占市场存在过度投放共享单车的现象,企业的运维人员不足,未能及时清理违规停放车辆和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
(三)道路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不少道路没有设置非机动车道,或者机动车、非机动车道之间未设置物理隔离设施,机动车挤压非机动车道的空间,存在安全隐患;共享单车停车位不足,投放位置没有明显标志或投放位置不合理,造成单车乱停乱放。
(四)存在各类违法现象。一些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存在抢行逆行、花式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此外,恶意损毁、隐匿和私占共享单车以及二维码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也偶有发生。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管理规范。一是制定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共享单车的技术要求、停放区域、管理职责等,规范用户行车及停放秩序,为公众安全使用共享单车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立约谈机制。由公安、城管、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约谈组,发现问题后,及时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企业提高守法经营的意识和责任。三是推广应用电子围栏技术规范停车管理。引导共享单车运营商充分利用电子围栏技术,从点、线、面掌握用户骑行的时间、线路、通达区域的大数据,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引导用户将车辆规范停放在指定区域。
(二)引导企业完善机制。一是建立共享单车一车一证的备案机制。由运营企业向公安、城管、交通部门备案,包括备案日期、维保(人员、周期场地)、维修记录、保险记录等,督促运营商保持车辆状况良好。二是建立企业诚信考核评价机制。从收取(退还)押金、维保、应急处置、社会责任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考核,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考核的情况。三是引导企业购买停车服务。企业聘请相关人员及运输车辆对占道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清理。
(三)完善道路公共配套设施。一是完善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规划解决行人、自行车路权的分配,开展自行车道示范区与示范段的设计、建设工作,提高自行车道的网络化和通达性,确保慢行系统各要素运行有章可循。二是加强非机动车道物理隔离。完善道路标志标线,采取各种适宜的措施保障骑行安全。三是规范设置停放区域。相关部门联合对城区共享单车停放区的情况进行勘察及调研,制定管理规章,对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停放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合理新增共享单车停放区,同时,完善停放标识。
(四)加强执法力度。一是从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格按照非机动车的管理要求和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加大对违章违规骑行共享单车的人员的执法力度;引导运营企业建立诚信系统,探索建立用户信誉打分制度,如用户骑行发生交通违章违法行为的,由运营商扣除当事人相应的信誉分数,并提高用车价格,当信誉分数扣至0分,暂停用户用车权限。二是依法打击私占、偷盗和损毁共享单车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要用好行政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手段,严厉打击上锁私占、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等行为。三是强化二维码诈骗等案件的侦办工作。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重点追踪查询网上账户、虚假二维码制作等,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收网打击。
(市公安局、新会区府办公室供稿)
◆工作进展◆
我市加快推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我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加快落实各项措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打造人才政策洼地。评定领军人才、“名师名医名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落实高技能人才、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及科技创新等一批人才项目资助;修订完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实高层次人才安居政策和“绿卡制度”,进一步明确我市人才发展各项政策的享受范围、优惠项目等,确保各项引才惠才政策落地见效。
二、建设人才服务高地。落实资金保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成立协助推进“人才岛”项目建设专责小组,提供政策指导和业务支持;支持配合建设期招投标管理及工程建设等相关工作;推动高标准建设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推进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双创”园等不同层次的创新载体建设。
三、营造人才培育重地。未来5年,省、市共计投入21亿元,支持五邑大学创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不断加大投入,推动江门职院创建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市财政局供稿)
我市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市以“五清”专项行动作为深化河长制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5月中旬,全市共投入资金2.02亿元,清理非法排污口38宗、整治入河排污口274宗;清理水浮莲4.57万亩;清理河道垃圾13.4万吨;清淤疏浚792.97千米;清理阻碍行洪障碍物量达13.7万立方米;清理违章构(建)筑物和堆积物面积达11万多平方米。
一、制定行动方案。按照河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河长办联动指导各市(区),迅速开展拉网式排查摸底,分类登记备案,建立清理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各级先后制定出台“1+5”工作方案(即总体方案和“清障、清淤、清漂、清污、清违”5个专项行动子方案),明确要求6月底前,清障、清淤、清漂、清污行动见成效;年底前,清违行动见成效。
二、抓好关键环节。多方统筹行动资金,加快修订《江门市潭江水资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各地“五清”行动实施奖补;通过发动乡贤捐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示范引领,从行动成效、专业技术投入等方面,总结提炼镇、村好的经验做法,通过现场推进会、先进经验推广等形式,以点带面,推进“五清”行动开展。
三、落实考核倒逼。建立每月通报、专项督导、考核验收等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河长巡河为督导手段,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河长巡河履职1500多人次,及时协调解决了存在问题,督导“五清”行动扎实开展。
(市水务局供稿)
台山市着力建设城乡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智能体系
台山市结合实际,创造性提出打造“市有消防大队、镇有消防中队、村有消防基站”的城乡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智能体系,有效缩短了消防施救距离,提高了安全救援效率,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设立领导架构。成立创建全省立体消防示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智能体系作为该市重点民生工程,建立目标考核和问责制度,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通过定任务、抓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建立立体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火灾预防救援体系,覆盖该市各重点部位,实现市、镇、村三级联动。在现有消防大队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新型城市特勤消防站,建设为成建制列装消防机器人的现代化消防特勤铁军中队,解决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救援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在313个村居建设微型消防基站,织密织牢消防站点网络,实现城乡微型消防站点全覆盖。
三、创立建设标准。依托本地企业中信重工开诚特种机器人华南产业基地的技术优势,将其研发制造的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体系装备列装市、镇、村三级消防队伍,实现消防机器人“两个100%”,即消防专业队伍100%列装、各镇100%配备。目前,该市消防大队、镇(街)消防中队配备了28台消防机器人。
四、制定作战方法。整合市、镇、村三级综合应急救援力量,组建“两队一组”力量体系,即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技术咨询组。建立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等四个等级的应急救援调度响应机制,构建以专业力量为主体、其他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网络,实行统一接警调度、联合作战处置。
五、打造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涵盖建筑物、自动化监控中心、移动定位系统、物质装备信息系统以及包含重点部位信息情况的立体消防地理信息系统。
(台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恩平市两大举措抓实三防工作
为做好防汛保安全工作,提升三防工作能力,恩平市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抓实防汛备汛工作。
一、抓好水利工程隐患排查。针对今年防汛备汛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问题清单”和“一宗一策”整治方案,积极筹集资金,落实整改措施。
二、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大三防”的理念,不断完善成员单位联动协调机制,特别是三防、气象、水文、国土部门,做好预测预报预警。此外,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切实提高镇(街)、村两级防汛抢险能力。
(恩平市府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