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 江门大力开展暖企行动提振企业信心 实现投资稳步增长外贸回稳向好
● 江门市“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现
● 江门市大力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
【工作进展】
● 我市为重点企业配备首席就业服务专员
◆学习园地◆
江门大力开展暖企行动提振企业信心 实现投资稳步增长外贸回稳向好
【编者按】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稳”部署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市领导带头、“全方位、全覆盖”的暖企行动,对企业(项目)存在的问题主动跟踪服务,让企业感受到在困难时刻来自政府的温暖、增强发展信心,取得了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外贸进出口“转负为正”等“稳投资”、“稳外贸”的系列成效。我市报送的政务信息《江门大力开展暖企行动提振企业信心 实现投资稳步增长外贸回稳向好》,获马兴瑞省长、陈良贤副省长批示。现全文刊发,供参阅学习。
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六稳”部署要求,按照省的工作部署,把稳增长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现省对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定位要求结合起来,多措并举、持续发力,领导带头、部门协同,“全方位、全覆盖”开展暖企行动,做到主动、及时服务,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振企业信心,在“稳投资”、“稳外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71.4亿元,同比增长5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4.5个百分点,增速在珠三角9市排名第2。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了从第一季度的下降1.4%提升到1-4月增长1.2%的“转负为正”。1-4月全市实际吸收外资金额3.36亿美元,增长74.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7.46个百分点,增速在珠三角9市排名第2。
一、主动上门服务,激发企业发展信心。一是持续开展“暖企业、促投资”专项行动。将市领导牵头联系企业范围扩大至全市贡献前100名的工业企业、进出口额前100家企业以及税收前10家企业,各市(区)、镇(街)参照市的做法分层、错位挂钩,对全市2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到全覆盖,146个重点项目全部纳入,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逐家企业列出帮助解决困难清单,分工抓落实,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由于市领导的“暖企”走访,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总部表示有信心化解风险稳步发展;海信集团将稳定现有在江门各项目产能,其中海信宽带计划新增网络设备制造业务。二是为企业送去“稳外贸”对策。制定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处置预案和“稳外贸”政策措施,出台《江门市外经贸发展资金(扶持项目方向)实施细则》,扩大小微企业免费享受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鼓励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外贸风险等,通过深入走访进出口规模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加强外贸扶持政策的宣传和兑现措施的辅导,协调解决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强重点出口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1-4月,家电、纺织服装、印刷电路等该市出口前三位的商品,出口分别增长14.2%、基本持平和增长5.3%;印刷电路、液晶电视机和长二极管出口合计占同期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78%。
二、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市财政、税务等部门逐个企业上门进行宣讲辅导,税务部门实施22条宣传服务措施,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减税降费“大红包”;同时,全面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预约办税等制度,优化服务和简化政策兑现手续。二是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落实优先发展产业地价优惠,实行土地弹性出让年期;单层厂房改造为多层标准厂房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实现零地价增资扩产;实施工业物业产权分割政策。三是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在现行工伤保险八类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的基础上,各参保单位工伤保险现行缴费费率统一阶段性下调20%。四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推动全市28家电力大用户、444家电力一般用户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实现直接交易电量26.45亿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约9826万元;降低我市一般工商业电度电价及其输配电价每千瓦时1.92分。五是推进口岸提效降费。整体通关时间完成“再压缩三分之一”的目标,全面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企业申报便利度。在全市范围内免征货物港务费、港口设施保安费收入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对于国际和国内集装箱班轮引航费按80%收取,积极为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费用。
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一是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将传统的“先审后批、先批后建”逐步转变为投资项目承诺制的新型管理模式,加快项目落地,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开平赤坎古镇综合开发等一批项目应用承诺制、“容缺办理”、委托制等改革措施后,最快30个自然日就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比传统审批方式缩短了5个月,实施施工许可证“容缺办理”后,开工时间普遍比所有资料齐全才核发施工许可证提前1-2个月。二是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工作。举办了2019年江门(北京)投资推介会、江门(香港、澳门)“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湾区”对接会,接着还举办深圳、广州招商会,开展“百企上门招商”行动。将建立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走访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在该市投资企业,促其增资扩产、加快发展。第一季度,全市引进超亿元项目56个,增长24.4%,总投资387.58亿元,增长51.2%。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策划推介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见效一批的良好局面。3月底举办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了63个、年度计划投资76.85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把《外商投资法》、省和市“外资十条”(修订版)、省“实体经济十条”、市“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十二条”、市“民营经济十二条”等投资促进政策送到企业,并实施精准服务。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超过99%的外资项目以网上备案的方式准入。为港澳投资者在该市投资办企业提供外资备案回执直通车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外资备案登记离岸远程办理,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即可在该市注册开办企业。
四、加大资源投入,助力企业升级开拓。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为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争取和投入资源,今年已分两批次兑现技改事后奖补政策,共安排扶持55个项目,合计金额超1.9亿元。同时,以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股权投资方式,择优扶持一批技改项目,提高政策奖补比例。目前,共收集到72个项目申报省级技改政策设备更新专题,设备投资额超13亿元;共有150个新增技改项目列入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检测系统项目库,总投资额48.3亿元,同比增长44%。通过实施各项政策措施,传统优势行业技改投资增幅明显,如金属制品业技改项目总投资达7.6亿元,同比增长58%。二是支持外贸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制定实施2019年重点展览计划,将组织全市企业参加50场境外展览会。发挥我市在全球设立的19个驻外经贸交流处作用,加强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和港澳商会的合作,积极开展贸易推广活动,支持企业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其他新兴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1-4月,我市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5.6%,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3.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6%。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供稿)
【编者按】日前,省府办公厅《粤府信息》以粤信条目形式编辑刊登了我市报送的政务信息《江门市“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现》和《江门市大力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现全文转载,供参阅学习。
江门市“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现
一是聚焦提升工作时效。开发企业开办“一网通”系统,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5天内。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集成服务改革,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窗受理、一表采集、一个平台、只跑一次”集成服务改革,办理时限、提交材料缩减50%以上。其中,商品房(一手、二手)交易登记24小时内出证,涉税非涉证事项2小时内办结。二是突出“一网一门”建设。重新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形成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入口,网上可办理率达82%。三是打造“不打烊”“数字政府”。力推政务高频事项进驻“粤省事”,全市上线服务107项。设置621台“侨都之窗”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机,提供不动产登记查询等53项高频服务事项全城通办,并实现与广州、佛山政务跨城通办。四是构建“管运分离”模式。组建数字江门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开展信息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工作,消除政务信息化技术壁垒和信息孤岛。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并实现与省共享平台的对接。建成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等基础数据库及八大类主题数据、1500多个数据资源目录、汇聚1.3亿多条数据,初步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政务流程优化。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供稿)
江门市大力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
一是“密集式”培训,加强指导力度。召开全省首个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业务培训班,并到辖内各市(区)督查进展;举办中介服务事项集中录入与发布培训,陆续对各市(区)进行相关培训,督导录入进程。多次组织与省、辖内各市(区)各级运营机构座谈交流,通过研讨发现存在不足,互相汲取经验,提高各运营机构工作水平与能力。二是“主动式”邀请,激发市场积极性。通过媒体宣传、从政府采购供应商库筛选和协会推广等方式,向社会各中介服务机构发出入驻邀请。通过市场监管局收集辖内各市(区)企业信息,向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发送入驻邀请短信。目前,已成功邀请119家中介机构入驻,在省内居于前列。三是“规范化”运营,确保稳定有序。印发《关于加强江门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运营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向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送《关于协助提供合同范本的函》,收集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江门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的合同签订工作。向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派发《江门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简介》,包括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的含义、范围、业主和中介机构注册流程、中介服务采购项目工作流程、项目采购需求建议、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管理暂行办法等,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供稿)
◆工作进展◆
我市为重点企业配备首席就业服务专员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安排工作人员作为首席服务专员,采用“专人配对、任务包干、定期反馈、后续跟进”的模式,与我市相关重点企业对口联系,定期上门服务,指导企业使用用工平台,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人力资源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类人力资源问题。此外,建立以市重点用工企业、重点培育骨干企业、诚信绿卡骨干企业等为主的重点服务企业名册,主动上门走访,全面收集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政策落实、人才引进、社保经办等人社领域相关业务情况,为企业提供校园专场招聘、校企合作平台对接等公共就业服务。目前,已建立重点联系企业名册148家,其中重点用工企业18家;5月份以来,上门服务企业15家。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