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007062431G/2019-00230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9-12-31
名称: 江府信息〔2019〕12期
文号: 江府信息〔2019〕12期 发布日期: 2019-12-3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江府信息〔2019〕12期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次数:-

【学习园地】

  ●江门市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

  ●潮州市实现镇村消防救援队伍全覆盖

【调查研究】

  ●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存在堵点需引起关注

【工作进展】

  ●我市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我市探索定制公交模式  破解“潮汐式”高峰出行问题

  ●台山市“幼有所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市向公众开放的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单位增至4家



◆学习园地◆

  【编者按】日前,省府办公厅《粤府信息》以粤信条目形式编辑刊登了政务信息《江门市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和《潮州市实现镇村消防救援队伍全覆盖现全文转载,供参阅学习。



  江门市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

  该市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构建可追溯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全程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产管并举全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二是产品追溯。打造江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农业投入品追溯平台,以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对象,实行集中打码,免费推广使用。三是检验检测。建立市级农业应急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质量安全监测、农业环境监测、动物防疫监控、技术培训、信息化服务等资源,实现农业检测培训一站式服务。四是综合执法。以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为重点品种,以小规模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聚集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保春耕、秋冬季“绿剑护农”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等行动。

  (市农业农村局供稿)



  潮州市实现镇村消防救援队伍全覆盖

  目前,该市已实现镇、村100%建成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100%配齐消防车(消防摩托车)“两个100%”目标。一是联调联战,快速处置。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消防队伍“先到达、先救人、先控制”等优势作用,将其纳入“119接警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快速反应、协同作战、高效处置。今年以来,镇、村两级消防救援队伍调派量占接警总量的84%,联合处警和独立处警占比达69.3%和30.7%。二是训管结合,建强队伍。严格落实队员值班执勤、训练考核、跟班轮训等制度,建立健全定期“演练、考核、比武”和不定期“督导、抽查、拉动”长效机制,对执勤、训练等方面落实不到位的队伍,及时通报提醒。三是加大投入,筑牢根基。对已完成法人登记的镇级专职消防队每年每队补贴8万元,各县(区)参照市的标准落实专职消防队的配套经费。四是拓宽职能,守护平安。推行“防消一体”建设,拓展防火巡查、宣传培训等职能,实现“一队多能、一队多用”建设目标。



◆调查研究◆

  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存在堵点

  需引起关注

  支持港澳青年到江门市就业创业,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利于增强港澳青年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让港澳同胞共享发展成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采用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收集相关部门数据进行分析等方式,开展了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发现以下堵点需引起关注。

  一、信息渠道不畅通。我市虽出台了众多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但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对政策不太清楚。港澳青年和内地青年的获取信息途径有所不同,港澳青年通过Instagram和Facebook等媒介了解资讯,而内地倾向于通过微信、政府门户网站、本地媒体等渠道推送信息。

  二、公共管理存在差异。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内地的政府架构,刚到内地工作或生活,要寻找对口部门存在困难。比如,创业需要到哪里领取商业登记及牌照、注册税号,需要向什么部门提出申请等,需要熟悉内地办事流程的人员指引。内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个人就业创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但缺少一个集中发布的平台,不便于港澳居民全面了解扶持政策。

  三、进入内地面临新的挑战。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市的产业朝着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因此对港澳青年的专业技术能力、自身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四、工作生活存在不便利。由于港澳与内地制度不同,港澳居民在内地工作生活仍有诸多不便。比如,社保政策衔接不畅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未满15年的港澳居民,无法继续缴费,港澳居民随行未就业配偶、未成年子女无法在内地参加医疗保险;港澳居民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存在困难,导致教育成本增加;会计、律师、专利代理等诸多领域要求通过内地执业资格考试,对港澳居民而言考试难度大,部分行业即便取得执业资格,也存在业务范围、执业地域等限制;信用信息等数据未衔接,导致港澳居民在内地申请信用卡或贷款存在困难等。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供稿)



◆工作进展◆

  我市高铁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我市共收到广铁集团移交的高铁环境安全隐患问题563项,任务总量排全省第三。截至12月23日,全市累计整治验收514处,整治完成率91.3%,进度居全省第一。剩余49项中有11项已完成整改待铁路部门确认验收,另外38项正在实施整改,预计12月30日前可完成全部整治任务。

  一、高位部署推进。落实确定一名责任领导,成立一个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一个攻坚实施方案,列制一张倒排工期任务清单,组建一个工作专班,明确一名联络员的“六个一”机制,高位统筹、压茬推进。

  二、强化综合施策。落实“一案一策”,分别采取拆除、加固等方式,先易后难、分类处理,迅速落实整治措施。各级各部门加强联动融合,齐抓共管,属地镇(街)与铁路工务段建立“双段长”制,落实问题核查共同确认、整改措施共同研究、工作效果共同评估的“三个共同”工作法,确保整治攻坚高质高效、有序推进。

  三、加强督促落实。建立“日通报”和工作调度提醒制度,加强专项督查,有力推动整治攻坚提档加速。建立验收销号机制,点对点组建了五个市(区)验收专班,整改一宗,及时销号一宗。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供稿)



  我市探索定制公交模式

  破解“潮汐式”高峰出行问题

  市交通运输局协调指导公交企业大力推动多元化定制公交发展,通过定制公交解决个性化出行需求。目前,我市已开通定制公交线路89条。其中,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45 条、校园定制公交 32 条、健康专线 6 条,采用一人一座、一站直达、优质优价的服务方式。定制公交运营三年以来,总客运量超68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6320人次,有效缓解了上下班(学)时段交通拥堵问题。

  一、加强数据分析。建立公交智能监控指挥中心,完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出行大数据,突破现有“公交提供路线”的模式,由乘客在平台端口选择出行路线,按照“量体裁衣、按需而设”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制定定制公交线路运行方案。

  二、加强厂企服务。主动上门对接重点厂企,采取“常规公交+定制公交”方式解决厂企员工出行问题。一方面,优化调整多条公交线路,精准匹配员工上下班时间。另一方面,开通了中集公司、崇达电路、德昌电机等重点厂企的定制公交线路,覆盖江门国家高新区等多个工业园区内的厂企。

  三、抓好安全对接。提供“按时到校、安全到家”服务,学校和公交公司统一安排定制公交线路的上下车地点,放学时乘坐定制公交的学生统一在同一地点等候,司机在老师处签名后,将学生带上定制公交,实现学生上下学从校门到家门的“门对门”安全对接。

                (市交通运输局供稿)



  台山市“幼有所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台山市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水平,学前教育普及与质量水平逐步提升,“幼有所育”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幼儿园布局列入《台山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5)》,有计划地新建、扩建幼儿园。并督促新建4500人以上的小区做好配套幼儿园建设,目前已有12个小区配建幼儿园。同时,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学位占比率。此外,加强统筹协调,逐步推进集团化办园模式。今年将出租到期的2所幼儿园复办为公办幼儿园,分别由拥有优质资源的市幼儿园和镇中心小学负责管理。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实施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经费补助政策,每年每生补助300元,并在未来两年生均补助标准每年增加100元。大力支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目前,该市已有16个镇建有公办幼儿园,改建、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增添学前教育学位约1500个。

  三、扶持民办普惠幼儿园。出台《关于促进台山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台山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实施细则》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减免税费、派驻公办教师以及提高生均补助标准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目前,该市有民办幼儿园53所、在园幼儿1.38万多人,成为学前教育的中坚力量。

  四、提升办园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保卫、校车管理等规章制度,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及校园周边环境监控系统,建立微型消防站;开展“明厨亮灶”工程,形成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以创建优质幼儿园为抓手,规范办园行为,大力倡导管理精细化、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全力消除“小学化”,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此外,全面指导农村幼儿园,通过以城带乡、城乡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形式,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台山市府办公室供稿)



  我市向公众开放的全国环保设施和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单位增至4家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三批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单位名单,江门市旗杆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2家单位列入其中,加上之前的江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江门市碧源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我市共有4家环保设施单位免费向公众开放。

  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是促进公众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形成共建美丽中国良好风尚的重要举措。之前列入开放名单的2家单位已开展了10场公众开放活动,参观人数达293余人。

  (市生态环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