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007062431G/2021-00469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6-11
名称: 江府信息〔2021〕7期
文号: 江府信息〔2021〕7期 发布日期: 2021-06-1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江府信息〔2021〕7期

发布日期:2021-06-16  浏览次数:-

  【学习园地】

  ●江门市“四个一”推动开办企业便利度再提升

  【工作进展】

  ●我市开展司法为民办实事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我市推动“政银保”融资项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线

  ●江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

  ●新会区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

  ●我市“四个明确”优化医疗救助管理服务


  ◆学习园地◆


  【编者按】日前,省府办公厅《粤府信息》以粤信条目形式编辑刊登了政务信息《江门市“四个一”推动开办企业便利度再提升》。现全文刊载如下,供参阅学习。


  江门市“四个一”推动开办企业

  便利度再提升


  一是一网通办。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平台原有的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事项的基础上,增加单位社保缴款登记和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两项,申请人可同步办理,相关信息推送至税务部门及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完成登记备案。二是一表填报。企业可一次填写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等信息,平台同步采集数据、实时共享信息,各部门通过平台同步并联办理相关业务。三是一窗通办。企业办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单位缴费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5个事项,从原来分设窗口升级为“一窗受理、一人办理”。四是一窗通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一窗通取”专窗,配备专人负责签领各相关部门送至的证照及设备,并通知申请人一次性领取。

  (市市场监管局供稿)

 


 ◆工作进展◆


  我市开展司法为民办实事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江门市司法局将司法为民办实事深度融入法治政府建设进程里,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三个层面入手,畅通和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以点点滴滴的司法为民办实事为小切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大变化。

  一、借力用力,打造政府立法民意“直通车”。全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于去年落户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我市民声社情可通过联系点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深度挖掘这一优势,积极推进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首批设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6个,先后参与了重点立法法规规章草案送审稿的意见征集、重大疑难问题论证和2021年项目征集立项论证等工作,草案修改意见39条、被采纳18条,取得了良好的法治效果和社会反响。

  二、先行先试,打造线上行政执法“评议点”。市司法局联合市总工会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启动职工群众评议行政执法。我市53.3万名实名注册工会会员可使用手机登录“江门智慧工会”,对市直26个具备外部行政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进行线上评议。首轮评议中,系统访问量达426475人次,参评人数为93624人,收集意见建议近1万条。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调研组高度肯定和工会会员的好评,并吸引了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三、用心用情,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维权站”。市司法局积极推进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点建设,今年全市20个行政复议案件受理点全部挂牌成立,三区四市全覆盖,行政复议法律服务辐射全市范围。同时,作为全省五个地级市试点之一,我市积极推动行政复议网上审理模式,测试使用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平台。据了解,行政复议已成为我市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近三年来有八成进入行政复议争议的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市司法局供稿)

 


 我市推动“政银保”融资项目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江门市财政局自我市探索设立“政银保”风险补偿资金池以来,大力推动“政银保”融资项目快速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助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去年共发放贷款5,148笔,贷款金额61.75亿元,放贷倍数是资金池的51.52倍,远超项目实施方案原设定目标的30倍。

  一、扩大资金池规模,项目融资不再“难”。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政银保”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从2014年的1,000万元扩大到目前的12,092万元,有力支持“政银保”融资项目工作的开展。二是提高信贷限额,项目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为2000万元,纯信用贷款单笔为400万元。三是创新合作模式, 结合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异,推出“政银保”“政银担”“政银”三种贷款模式。

  二、落实降费政策措施,项目融资不再“贵”。一是制定《江门市中小企业“政银保”保费扶持资金实施细则(2020年修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按期结清本息后对其缴纳的保险费用(或担保费用)给予全额补贴。截至目前,共补贴企业“政银保”保费1,196万元。二是严格控制贷款利率,严禁各种“搭便车”现象,以及任何形式变相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的行为。

  三、推动快捷审批流程,项目融资不再“慢”。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多次修订完善“政银保”融资项目实施方案,解决中小企业反映耗时长、手续多等问题。比如,取消政府部门对申请贷款企业评估和审核的前置环节,由企业直接向合作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二是结合新时代新产品融资需求,将线上“云税贷”“快融通”“税易通”“经营快贷”等融资产品纳入项目,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线上融资服务。

  (市财政局供稿)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线


  江门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反诈骗工作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大力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推出“邑安”反诈小程序。主导研发了“邑安”手机端反诈小程序,初步建立起“数治防诈”生态圈,在遏制警情高发态势方面初见成效。截至5月17日,小程序注册人数达205万人,电诈警情日均发案从3月初的34宗持续下降到18宗左右,下降幅度达47%。

  二、完善预警劝阻止付机制。建立“统一指挥、快速研判、精准推送、分类劝阻、属地处置”的预警劝阻、宣防止付闭环工作机制,对紧急、高风险预警信息要求辖区派出所民警在30分钟内上门开展劝阻工作,2小时内完成见面劝阻并反馈结果;中风险的在4小时内劝阻和反馈结果。此外,建立劝阻失效、大额警情、多发地区和多发部位必查的“四必查”机制,倒逼预警劝阻工作责任落实。

  三、持续发起专案攻坚。坚持全链条打击策略,重点开展专案攻坚,先后发起飓风6号、20号和67号等3个飓风专案攻坚行动,核破案件357起。

  (市公安局供稿)

 


 江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


  江门市以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为契机,明方向、建制度、抓落实、重探索,加快推动项目实施,探索试点经验,获省住建厅多次表扬。目前,共获上级资金补助约2.5亿元, 2019-2021年累计推动93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超7.7万户。

  一、搭建政策体系框架。制定《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印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设计导则等配套文件,明确改造的总体目标、工作流程、改造内容及建设标准等,基本建立以“方案+导则+计划+相关配套文件”为行动指南的政策体系。

  二、推动多元化筹集资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引导各市(区)抢抓“试点市”政策机遇,全力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和国家专项债。目前,已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超1.4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8746万元,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纳入省级补助范围(原则上只分配给非珠三角城市),获省级补助资金724万元。

  三、打造示范项目样本。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市着重打造了一批示范试点项目。育德、启明里一期、富横、北门等社区在党建引领、活化历史文化街区、设施改造提升居住品质、共建共享打造城市亮点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探索;仁美社区着重存量资源整合,与下沙水上人家公园棚改项目同步推进,片区整体面貌大幅度提升;良化南炮台新村等小区充分挖掘区域内可利用公共空间,升级老年人活动中心、增设健身活动设施和公共晾晒设施等,研究建设停车场、充电桩,打造舒适宜居小区。

  (市住建局供稿)

 


 新会区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


  新会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采取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

  一、高位做好统筹谋划。成立区级专项工作小组,专门跟进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制定项目选址工作清单,有序有力推动选址工作。根据项目落地进展情况,组织规划建设,研究项目的投融资方案和资金支持方案等。

  二、开辟重点项目绿色通道。考虑到项目编制控规时间长、审批过程较复杂等多方面原因,计划在未有控规覆盖情况下,直接报审项目用地规划条件进行审批,后续再根据已批出的规划条件完善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有效缩短土地出让周期。

  三、全力做好协同对接。主动对接铁路部门,委托广珠铁路设计方到实地查看,研究选址附近铁路运输保障方案,并持续跟进,争取方案最大可能获广铁集团支持而加快审批及建设进度。与供电公司沟通,妥善处理220KV电力线路迁建问题。

  (新会区政府办公室供稿)

 


 我市“四个明确”优化医疗救助管理服务


  江门市医疗保障局研究制定《江门市医疗救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对《江门市医疗救助办法》进行了补充和明确,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医疗救助管理服务。一是明确收入型救助对象从民政、扶贫部门身份批准之日的次月1日起开始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从身份退出之日的次月1日起停止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二是明确支出型救助对象的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按规定享受医疗救助待遇。三是明确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年度内纳入二次医疗救助的自付医疗费用可以合并计算,合并计算后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给予二次医疗救助。四是明确收入型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或有效证件报销后的结算单和《江门市医疗救助零星报销申请表》申请办理医疗救助费用零星报销手续。

  (市医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