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志愿者协助开展清理村场工作。
强降雨过后,工作人员对积水区域进行消杀。
强降雨期间,群众参与防汛工作,清理下水道口垃圾。
党员群众合力对涉险车辆进行紧急救援。
网格员、群众合力清理路面淤泥。
5月10日8时至13日8时,台山平均雨量达242.2毫米,最大雨量为赤溪镇,达到702.1毫米,这是今年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
面对这轮强降雨,台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阵以待,直面“大考”,以最充足的准备、最细致的防范、最高效的协作,抓紧抓实抓细强降雨防御工作,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台山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强降雨期间,台山市部分街道、农田出现短时受浸,无造成人员伤亡。暴雨过后,天气放晴,本轮强降雨中出现最大雨量的赤溪镇,第一时间组织各方力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陈素敏 通讯员/台宣
超前部署 全面守住安全防线
风雨压境,难题生成。位于沿海的台山,面对这轮强降雨,如何降低汛情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化险为夷,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省领导专门致电江门、台山两级,密切关注江门、台山天气,了解防范应对情况,分析研判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影响,安排部署最新应对措施。
江门市委、市政府连续组织召开强降雨防范视频调度会议、强降雨工作视频会商调度会议等,江门市领导多次连线台山,周密部署,科学指导防御工作有效落实。
雨情就是命令。从5月10日起,连续三天,江门市委常委、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坐镇台山市三防指挥中心,靠前指挥,层层落实防御责任和防范措施,全面进行动员部署。台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劲龙先后到台城街道环市西路三合路口、石化华侨新村以及赤溪镇等地,实地指导防汛工作。台山市四套班子领导争分夺秒,奔赴挂点联系的镇(街),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各镇(街)党委政府负责人奔赴现场、上阵指挥,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专兼职网格员闻“汛”而动、逆行而上……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必须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台山市委、市政府提前部署、科学研判、精准施策。5月10日上午12时,台山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5月11日7时,台山市三防指挥部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从5月11日起,台山全市范围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校外培训、托幼及托管机构均暂停服务,在建工地户外作业停工,川岛客运停航,滨海浴场、旅游景区关闭,海上作业船舶回港避风,近岸渔排养殖人员上岸避险,全面排查排水防涝薄弱环节,紧急避险转移撤离12328人……
智慧防御 高效指挥科技赋能
提前做好防御工作,让台山市有了直面强降雨的底气。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绝不能掉以轻心。5月10日以来,台山市2843名三防责任人枕戈待旦、夜以继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强降雨期间,台山市三防指挥中心连续多晚彻夜灯火通明。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台山的最新天气情况,并同步监控水利、地质、城管、旅游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一旦有山塘水库超限,指挥平台会立即弹出警报。这里是台山市防灾减灾救灾的“最强大脑”——“三十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
“快”,是防御工作的关键所在。向现代科技要效率,台山市有效利用“三十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发挥横向接通台山市委、市政府值班室和13个市直部门指挥分中心,纵向直达17个镇(街)值班室和各级、各类三防责任人的垂直指挥体系优势,实现信息、指令瞬时下达、精确到人、精准调度。5月12日,坐镇指挥中心的李惠文通过这一平台,与赤溪镇主要负责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视频连线,了解一线情况,靠前指挥调度受困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5月13日凌晨,通往赤溪镇的县道X547线上车声隆隆。由于道路积水尚未退去,救援人员用大货车和橡皮艇护送数十名受困的村民转移。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响应,这是心系群众的台山市委、市政府做好救大灾、抢大险准备,提前落实应急力量的体现。
连日来,台山市集结应急救援、水利、交通运输、电力、通信、排水等专业抢险力量122支队伍共3356人,开放383个应急避护场所,配备应急救灾物资(帐篷、救生衣、救生包等)1.8万多件、防洪包55.8万个、橡皮艇及冲锋舟72艘、救生圈526个、水泵207台。如此强大的人力和物资储备,有力保障了突发险情的应急需要。
5月12日,在强降雨过程中,10kV川王线东湾村台变线受暴雨天气影响发生故障停电。南方电网广东江门台山供电局下川供电所的供电人员第一时间冒雨摸查故障情况,并组织抢修队伍于5月13日0时30分进行抢修。经过约11个小时的紧急抢修,当天中午11时25分成功复电。迅速响应的应急机制,让快速复电成为现实。
下沉网格 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走!赶快离开,我带你们到安全的地方去!”5月12日下午,赤溪镇长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谷文强蹚着没到大腿的积水,拉着皮艇转移群众。得益于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网格化的精准管理,网格员在救援工作中充分发挥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为专业救援力量提供引导,受强降水影响的群众得以全部顺利撤离。
“河道快要堵住了,我先下去疏通一下,你们快联系挖掘机!”这是来自斗山镇曹厚村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李俊辉的声音。5月12日,曹厚村的村内河道因杂物堵塞。眼看河道水位不断上涨,李俊辉穿戴好装备,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流湍急的河道。泡在及腰的河水中,他徒手清理堵塞河道的杂物。
风雨来了,战斗的“集结号”响了。台山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全面凝聚逾万名网格员的力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奋战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守护家园的责任与担当。
“喂,是超哥吗?我家被水浸了,90岁的外婆瘫痪在床,家里只有我妈,我在川岛赶不回去,你可以过去看看吗?”“好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发给我!”……5月12日上午7时左右,台城街道东云社区党委副书记、网格员甘超蓝接到了这样一通群众求助电话,正在网格现场处理水浸情况的他立刻赶赴求助群众家中。当时,台城街道雨势大,求助群众家中积水严重。“我赶到现场的时候,水已经浸到床边。我二话不说,立刻抱起老人到二楼去,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我要是晚一点到现场,后果不堪设想!”甘超蓝说。
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堤坝,台山市以网格为基础,有效落实各项应对强降雨的防御工作。网格员充分利用对辖区网格人情、地情熟悉的优势,在降雨前深入排查重点场所、特殊群体,让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在小、化解在早;降雨期间,网格员全员在岗、24小时待命,做好应急准备,用细心、爱心、责任心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川岛镇作为渔业镇,以网格为单位,组织1452名专兼职网格员下沉一线,迅速组成防汛应急志愿队,共排查渔排15处148个、网箱448个、蚝排84个,落实免休渔船、渔排、蚝排养殖人员共344人全部上岸避险。同时,该镇强化“定人联船”机制,发挥网格员的属地优势,加强渔船渔民的联系监管,借助GPS定位落实精准检查,确保乡镇自用船舶落实“不出海”要求。
合力决胜 齐心协力共战风雨
“老人家,不要怕,我背着你走!”5月12日,赤溪镇茭笋村因大雨出现内涝,一名101岁独居老人家中进水,被困屋内。赤溪镇田头派出所民警陈建国和辅警郭一鸣闻讯赶来,他们迎着风雨背起老人,立刻转移至安全地点。
风雨之中,还有更多的温暖和感动。每一场救援、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台山人的团结和力量。
大水坑村位于广海镇临海地段,村旁有当地主要排洪河。强降雨期间,排洪河水位明显上涨,达到警戒水位。镇村干部高度重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最大程度动员组织村民共同防汛。大水坑村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李宗岳逐户走访、发动村民,村民积极响应,每户派出一两人,组成一支约50人的护堤队伍。在排洪河边,网格员和村民一起筑起护堤,有人购买砂石、麻包袋等物资送往现场,有人负责装填,有人负责搬运,有人负责堆砌……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一条长约50米、高约0.7米的临时沙包护堤筑了起来。雨势虽大,但冲不灭村民保卫家园的决心。大家还组成了巡河护堤小队,24小时监测排洪河水位和堤岸安全。
暴雨过后,天气放晴,积水退去,留下一片狼藉。本轮强降雨中出现最大雨量的赤溪镇,第一时间组织各方力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田赤公路因出现山体滑坡,部分路段路面塌陷,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实施临时交通管制。5月13日上午,除了在现场忙于抢修的党员干部,来自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黄茅海T5标、中铁十一局集团黄茅海T6标以及中铁十二局集团黄茅海T7标等黄茅海跨海通道现场施工队的15辆运输车辆、10台钩机、4辆铲车等设备,也加入田赤公路抢修工作。目前,镇内主次干道交通已全部恢复畅通,共计清理道路30多公里,清运垃圾100多吨。赤溪镇长者服务中心在强降雨期间积水最深达1.2米,在网格员的及时预警下,老人和工作人员被转移到安置点休息。积水退去后,消防员、社工和志愿者到该中心进行灾后清理工作,他们搬出室内物品进行晾晒,用水枪清刷地面,清理淤泥和垃圾,开展全面消杀工作。
众志成城,合力防汛。强降雨期间,台山市以最充足的准备、最细致的防范、最高效的协作,为群众撑起一把安全的“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