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江门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的通知》,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依法依规答复信息公开申请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成立了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指定一名分管领导统筹负责,局机关各科室科长为小组成员,由办公室牵头,抓好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审批机制,做到层层审核,层层把关,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021年,我局继续认真做好了本单位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工作,通过自查自检的方式,定期对网站栏目更新情况、网站链接等方面进行自查,并根据自查结果整改网站出现的问题,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充分保证了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21年,市教育局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http://www.jiangmen.gov.cn/jmjyj/gkmlpt/index)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2条,全文电子化率100%。其中,政府信息公开指南1条;组织机构信息2条;主动公开目录清单1条;规范性文件信息2条;部门文件97条;行政执法信息8条;工作动态62条;部门预决算28条;其他信息11条。通过“江门教育”新浪微博发布信息52条,“江门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728条。
2021年,市教育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3宗,已全部依法答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日益规范,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目前政府信息分类界限不清晰,难以快速准确辨别哪些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哪些信息属于依申请公开,哪些信息不能公开,导致主动公开范围不广、内容不全面;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二是信息保密审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政务信息的更新、录入还不够及时,政务信息公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通过专题讲座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为教育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一支优秀的队伍。
2.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机制,确保每一条拟公开的信息都必须经过保密审查,保证政府信息的安全。
3.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与机关各科室信息员的联系沟通,使信息公开工作精细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重点领域公开情况
2021年,市教育局按要求在部门频道“政务公开”板块上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栏目,细分为“政策法规”、“教育工作信息” 、“发展规划”、“教育数据”、“教育经费信息”及“教育阶段信息服务专题”6个子栏目。 “政策法规”公开信息3条,“发展规划”公开信息4条,“教育数据”公开信息0条,“教育阶段信息服务专题”12条,因“教育工作信息”与“教育资讯”板块、“教育经费信息”与“预决算公开”板块信息一致,已建立相应链接,不再重复发布信息。
(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情况
2021年,市教育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八大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前教育“5080”。编制年度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建设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接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幼儿园转制等,到2021年10月,我市新增737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2566个;我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3.53%,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84.96%,巩固了“5080”目标任务。
2.加强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新启用紫茶小学群福校区、里仁小学、江门外国语学校、江门一中附小、景贤初中等一批新(改、扩)建学校,新增优质学位1.5万个,有效满足了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对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小学进行财政补助,东部三区一市按每生每年200元、西部台开恩按每生每年100元进行补助。从严落实经费保障。按照小学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每生每年1950元的标准,公办普通高中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将生均经费拨款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学校依法依规使用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精准扶困助学,2021年春季学期,全市各学段贫困学生享受国家政策资助人数约6.33万人,资助金总额约1.0029亿元,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和因学致贫。
3.全力推进大湾区职教高地建设。大力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4所中职学校被省教育厅拟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1所中职学校被拟定为高水平中职学校培养单位,9所中职学校19个专业开展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组织参加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首期建成招生,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正在筹建中,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睦洲校区、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期)、广东华立学院江门校区(二期)等正在建设中。
4.各类教育平稳健康发展。严格依法依规办学,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加强对基本办学条件不达标、超规模招生民办学校的整改督查;开展2020年度民办学校年检工作。清理规范学校名称,规范公有主体参与办学。对不符合命名规范、涉及“公参民”情况的民办学校,依照有关规定要求学校限期整改。加强日常监管,结合年检工作全面规范民办学校发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力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021年底前基本完成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强化常态运营监管,全面规范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行为。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禁止培训机构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师工程成效显著,2021年我市新增基础教育正高级教师8名、省特级教师18名、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5名、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5名、南粤优秀教师35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程,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开展名师后备人才培养,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全力打造12所省级校本研修培训示范校。全面落实结对帮扶工作机制,与珠海市、有关高等学校建立帮扶工作联络和会商机制,市内“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切实我市提升校长管理水平、骨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素质、教研员教研指导能力。
6.创新抓改革,促进新高考出成效。实施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公平、高中教育强基培优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工程,大力推进课改,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我市2021年夏季普通高考高分人数和高优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普通高考本科入围率提高到63.7%,特优层考生比率提高到15%,高考各科平均分、优分率、本科率等多项指标可进入全省前6名,突显我市高中教育强基培优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有三名考生被清华和北大录取,还有两名考生分别获得书法类和音乐类全省第一,一名考生拿到体育类全省第三,已有两名考生获录为空军飞行员,得到了市民肯定和社会好评。
7.信息技术与创客教育纵深推进。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培训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国家课程数字教材应用全覆盖项目。8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成效优秀学校”,我市学生创客作品获22届全国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新之星”奖项。
8.扎实开展教育督导。完成迎接2021年省对江门市县级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我市共157间学科类培训机构,目前已经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共40间,压减率25.45%。对“双减”工作开展督导问效,各市(区)教育局、中小学校每半个月要向督导室报告“双减”落实情况并在教育局官网公示。全力推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三)提案议案办理情况
2021年,我局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共计80件,其中人大建议31件,主办9件,会办22;政协提案49件,主办15件,会办44件。 目前,所有主办答复和会办意见均按期完成,收到代表或委员的反馈意见均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