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7321446327/2025-00176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04-07
名称: 关于印发《江门市水稻田灌水防台风技术指引》的通知
文号: 不编号 发布日期: 2025-04-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印发《江门市水稻田灌水防台风技术指引》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次数:-

蓬江区、江海区农业农村与水利局,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切实抓好2025年粮食生产工作,抓牢抓细抓实防灾减灾救灾措施,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定了《江门市水稻田灌水防台风技术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请及时与我局种植业管理科联系。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江门市水稻田灌水防台风技术指引


  一、背景与目的
江门市作为广东省重要水稻产区,常年面临台风侵袭,导致水稻倒伏、茎秆折断、稻田淹涝等灾害,严重影响产量。为科学应对台风灾害,本指引针对在台风前后灌水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操作要领进行分析,提出分阶段防灾减灾方案,为水稻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二、灌水减灾的科学依据

  (一)抗倒伏机理:灌水增加稻田土壤含水量,增强稻株根系与土壤的粘附力,减少水稻与台风接触面积,降低台风导致的倒伏风险。

  (二)缓冲效应:水层可减缓强风对水稻茎秆的直接冲击力,保护分蘖节和幼穗。

  (三)局限性:过度灌水可能导致根系缺氧或加重涝害,需精准控制水深与时长。

  三、各生长阶段应对措施

  (一)苗期(移栽后至分蘖初期,具体为晚稻7月-8月上旬)

  1.风险:幼苗根系弱,易被大风掀翻或淹没。

  2.灌水措施:

  台风过境前24小时,保持3-5厘米浅水层(不淹没禾苗),稳定根系。要加固田埂,防止冲刷。

  台风过境后立即排水,避免长期积水烂根。

  3.后期措施:

  排水清淤:台风后立即排水,清除叶片泥沙,恢复光合作用。

  补苗追肥:对缺苗田块及时补插,每亩追施5-7公斤尿素+钾肥。

  病害防控:喷施噻唑锌或春雷霉素预防细菌性条斑病。

  (二)分蘖盛期(具体为早稻4月-5月中上旬,晚稻8月-9月下旬)

  1.风险:茎叶茂盛,易倒伏导致分蘖节受损。

  2.灌水措施:

  提前加深水层至5-8厘米(不淹没禾苗),增强植株稳定性。配合排水沟疏通,确保雨后2天内排干积水。

  3.后期措施:

  扶苗培土:对倒伏严重的水稻人工扶起,培土固定。

  控水晒田:排水后晒田2-3天,促进新根萌发。

  叶面补肥: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亩)+芸苔素内酯,恢复生长。

  (三)孕穗期至抽穗期(具体为早稻5月下旬-6月中旬,晚稻9月中下旬-10月上旬)

  1.风险:幼穗脆弱,倒伏或淹水导致穗粒发育不良。

  2.灌水措施:

  台风前维持10-12厘米水层(不超过株高1/3),保护茎秆基部。

  若遇强降雨预报,需提前预降水位至5厘米,防止叠加涝害。

  3.后期措施:

  排水增氧:雨后立即排水,保持湿润灌溉,防根系腐烂。

  穗部处理:对穗部沾泥植株,用清水喷雾冲洗。

  防病保穗: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预防稻瘟病和纹枯病。

  (四)灌浆成熟期(具体为早稻6月中旬-7月中旬,晚稻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

  1.风险:控制排灌水时间为48小时内,倒伏后籽粒霉变、发芽。

  2.灌水措施:

  轻度灌水(5厘米)仅适用于短期防风,需在台风后48小时内排干。

  提前抢收8成熟以上稻谷;已倒伏田块严禁灌水,优先抢收。

  3.后期措施:

  抢收烘干:倒伏田块48小时内抢收,及时烘干防霉变。

  秸秆处理:粉碎还田或离田,减少病原菌残留。

  病虫防控: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预防稻瘟病和纹枯病。晚稻后期注意稻飞虱入侵为害。

  四、稻田灌水防灾减灾可行性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

  稻田灌水防灾减灾技术在当前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漫灌、沟灌在防寒方面应用较广,在防台风方面具有探索性。

  (二)监测与控制技术的辅助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稻田的土壤水分、气象条件等监测技术日益完善。通过在稻田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可实时监测稻田的水分状况和气象变化,为灌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技术集成与创新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将多种灌溉技术与防灾减灾措施进行集成创新。例如,在一些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稻田,采用沟灌与排水泵站相结合的方式,在灌溉时通过沟灌满足水稻生长需求,洪涝来临时利用排水泵站及时排出积水,有效降低了洪涝灾害损失。同时,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研发新的灌水防灾减灾技术,如新型的节水灌溉材料、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等,为稻田灌水防灾减灾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四)经济可行性

  稻田灌水防灾减灾措施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市大部分农田都已经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沟渠相通,排灌方便,主要考虑的因素在水库放水和大江大河排水的方面。

  效益产出:从防灾减灾效益来看,采用灌水防灾减灾技术可有效    减少突发性气象灾害对稻田的损失。在洪涝灾害来临时,合理的灌水防灾措施可降低稻田受灾程度,减少经济损失。

  (五)社会可行性

  稻田灌水防灾减灾措施在社会层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减少台风倒伏损失20%-30%,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随着自然灾害对稻田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农民和农业企业对灌水防灾减灾技术的接受度逐渐提高,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风险,保障稻田产量和收益。农民和农业企业也意识到灌水防灾减灾技术对于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愿意进行灌水防灾减灾的尝试与操作。

  五、有关工作

  (一)灌水技术对减轻台风损害具有显著效果,但需分阶段精准调控。

  (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在台山、恩平等台风高频区域和低洼地区各选取2-3个点开展示范田试验,完善技术措施。

  (三)加强农户培训,确保灌水与排水时机准,调动农户积极性,尽量减少灌、排水过程中农户的人力物力投入。


  附件:水稻田灌水技术防台风措施表


附件:

水稻田灌水防台风技术措施表

生长阶段

时间

灌水深度

关键操作

后期需采取的措施

苗期

晚稻7月-8月上旬

3-5cm

排水口设置防堵网,避免幼苗淹没。

排水清淤、补苗追肥、病虫害防控

分蘖盛期

早稻4月-5月中上旬

晚稻8-9月下旬

5-8cm

配合钾肥增强茎秆韧性,淹水深度不能漫过叶鞘基部

扶苗培土、控水晒田、叶面补肥

孕穗期至抽穗期

早稻5月下旬-6月中旬

晚稻9月中下旬-10月上旬

10-12cm

水位不超过株高1/3,强降雨时提前预降水位

排水增氧、清洗穗部、防病保穗

灌浆成熟期

早稻6月中旬-7月中旬

晚稻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

≤5cm

倒伏田块禁止灌水,优先抢收霉变风险田

抢收烘干、秸秆处理、病虫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