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扶贫攻坚战以来,江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遵循精准帮扶、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把就业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就业扶贫台账为基础,以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人才支撑和政府兜底保障为手段,全面完成年度扶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案例一:因人施策精准服务,让就业扶贫有温度暖人心。】
何光宗一家是开平市水口镇宝锋村委会东头村的精准扶贫户,一家七口人,父亲何长胜年老,患有严重糖尿病并伴有并发症,右腿被截肢;母亲曾患中风,手脚不灵活;弟弟何伟宏与妻子离异,独自抚养一儿子;何光宗本人为退役军人,育有一儿一女。家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仅有兄弟二人,但曾经因父母患病,孩子年幼,长期需要人照顾,兄弟二人难以脱离家庭稳定就业,只能依靠打散工和低保金来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但两兄弟打散工的收入无法支付长期的医疗费用以及孩子的教育费用,生活非常艰难。
在深入了解何光宗一家的情况后,开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水口镇人社服务机构与该镇的挂钩帮扶领导、干部积极谋划,为兄弟两人实现稳定就业和就近就业进行规划,鼓励并帮助他参加招聘活动。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把他们推荐到离家较近的企业进行安置——水口镇的扶贫车间开平法兰多卫浴有限公司,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就业扶贫充满温度与人性关爱。
【案例二:“一对一”贫困户解决就业难和读书难问题。】
郑云燕是恩平市贫困户,单身家庭,抚养一女一儿,女儿患精神病,儿子读小学三年级。郑云燕由于需要照顾患病女儿,无法外出务工,她经常带着女儿四处求医,11岁的儿子最终辍学在家干农活帮助照顾家庭。
恩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挥职能优势,鼓励郑云燕积极面对生活,为其开展职业指导,对她进行就业帮扶。郑云燕起初担忧自己去工作没人照顾孩子。恩平市就业中心积极联系当地“扶贫车间”企业,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并多次陪同母女二人到博兴电子(恩平)有限公司参观、面试,最终企业为郑云燕开通“绿色就业通道”,郑云燕带着患病的女儿一起上班。自母女一起工作后,她们终于有了稳定收入,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同时,积极向恩城街道办、镇教育办、恩平市教育局等部门反映扶贫户的情况,努力沟通,并对郑云燕儿子读书情况专题研究,通过多方沟通协调,成功帮助其儿子在恩城第三小学继续就读。郑云燕儿子因家庭情况总是自卑,不敢与同学交往。恩平市就业中心像亲人一样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通过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沟通联系,成功帮助他申请了助学金1000元;联合恩城第三小学和中山纪念中学“小明会”会员对其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学习帮助,并送上慰问金400元和学习用品,交流帮扶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积极与恩平市残联沟通联系,争取政策帮扶,成功帮助其申请了残疾人扶持金5000元;落实扶贫户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帮助她申请新时期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补贴3000元。
【案例三:落实省际扶贫,身残志坚蜕蝶重生。】
在鹤山市豪爵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现年49岁的吕金梅笑容无时无刻都挂满脸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吕姐”,但如果时光回到三年前那时的“吕姐”与现在简直判若两人。
2017年12月前的吕金梅在家乡龙州因身体残疾一直没有工作,在家长期照顾赡养聋哑残疾的婆婆以及两个长期生病的哥哥,由于长期医治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家庭一直处于极度困难当中。随着鹤山市与广西龙州县两地在产业、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不断深化,鹤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针对龙州贫困家庭就业帮扶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这让吕金梅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17年11月15日,鹤山市及广西龙州县两地人社、残联部门在当地联合举办了一场针对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00多个就业机会岗位,当天就吸引了71名求职人员,吕金梅就是其中一位,她最终被鹤山市豪爵摩托车配件有限公司录取,并于2017年12月15日搭乘政府安排的专车来到距离家乡近千里以外的鹤山,开始她人生第一次外出务工。吕金梅刚到企业时由于离家远,以前也没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她也曾经有过思想动摇,但在政府、企业、人社部门的悉心关怀下,她很快稳定下来投入工作,她认真学习提升技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小组骨干。吕金梅的工作收入已由最初的三千到现在的五千多,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吕金梅以自己开朗的性格感染着身边的人。与她同一批来到豪爵公司的还有另外十位龙州籍的残疾人,其中有一部分是聋哑和文盲,吕金梅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帮助他们,“吕姐”这外称呼也渐渐传开了,善良的吕姐还获得了鹤山市粤桂扶贫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快乐之星”的表彰。短短三年间吕金梅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找回对生活的信心,重建人生舞台,在感激政府和企业的同时,吕金梅非常珍惜人生当中这个美好的“蜕变重生”。现在大家心中“吕姐”已经开始她人生的下一个计划:等孩子适龄就送他们去当兵保卫国家、报效祖国。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