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江门市主动对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共同发力,把民法典各项新规定新精神贯穿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全力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高位统筹推进,学深学透民法典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民法典“领头雁”。把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市委书记林应武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力推动民法典在我市全面有效实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民法典,带头掀起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二是紧扣执法人员学习贯彻民法典“试金石”。把贯彻实施民法典作为执法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纳入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和全市公职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内容。举办覆盖市、县、镇三级行政机关负责人的民法典专题学习讲座和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班,全年组织2847名执法人员和10余万名公职人员参与民法典在线学习考试,在全市构建统筹联动、高效协同、齐抓共管、精准实施的工作格局。三是紧握民法典贯彻实施考核“指挥棒”。把贯彻实施民法典情况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点内容,纳入2020年度法治江门建设考评和市直机关依法行政考核指标,加强法治考评和督察,推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切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加大普法力度,做活做实民法典宣传
一是突出重点人群,提升普法准度。向全市领导干部发出《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致全市广大领导干部的一封信》,向市直单位领导干部赠送民法典书籍20000多册,组织开展民法典主题学习活动3000多场。用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江门的有利时机,邀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少华作民法典专题宣讲,市、区两级主要领导干部、人大代表和居民群众等参与互动交流,营造了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将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监护、继承等条款作为宣传学习重要内容广泛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全市进校园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100余场次,5万多人次参与。组织中小学生民法典征文活动,收到作品500多篇。举办民法典“法治小记者”评选,形成比学赶超的学法氛围。二是细化服务领域,扩大普法宽度。组织全市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讲座1400多场,深度解读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遗嘱继承和遗赠等条文。全市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民法典117场次,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能力。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为企事业单位免费提供民法典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深入解读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条文。组织普法小分队深入居民小区设点,针对物业服务费、车位管理、公共收益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宣讲。全市印发5万多张《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系列挂图,10万多册宣传单,实现对全市村(社区)、行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全覆盖。三是丰富宣传形式,拓展普法深度。成立由高校教师、法官和社会律师组成的全市和市律师协会两个民法典普法讲师团,培养专业讲师近100人,采取订单式普法开展公益宣讲。在江门日报、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开辟民法典宣传专栏,多角度、全方位刊播相关报道650多条。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普法达人”线上有奖竞答活动,吸引10多万人次参加。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积极开展“法治直播讲堂”“画说民法典”等线上普法。组织民法典海报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征集民法典宣传海报100余幅,评选出优秀作品13幅。在江门地标万达广场营造“灯光秀”,通过外墙变换的屏幕和灯光颜色打出民法典标语,“典”亮江门地标。承办省第二届法治文化节“学法诵典”民法典原创诗朗诵展演活动。开展民法典书法、摄影、漫画、短视频、创意作品等征集活动,推动民法典知识直达基层、直通群众、更接地气,使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坚持狠抓重点环节,抓细抓好民法典实施
一是在加强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建设上狠抓落实。组织对与民法典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制度进行清理,梳理政府规章部分内容需要修改的2件,部门规范性文件涉及与民法典精神、原则和规定不一致需修改的3件,目前正在按法定程序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市委成立江门市推进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争创全国一流。市政府设立首批6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进一步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有效提高政府立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以实施民法典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狠抓落实。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江门市关于贯彻实施民法典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从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民事权益、建设诚信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多元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和水平等八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各级行政机关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益。要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上新台阶。三是在提升司法为民质效上狠抓落实。加强简案快审审判管理,全市法院简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同比大幅下降约15天。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简化办理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办案周期平均缩短10天,结案率同比上升11.9%。在全省率先开通运行网上立案系统和民事智能预审系统,完善全方位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实现当事人诉讼“零跑腿”,江门法院信息平台综合得分位于全省前列。加强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落实群众来信回复“两个100%”。四是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狠抓落实。加快市本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片区法律服务新高地。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建成,江门市(蓬江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法律援助实行“全域通办”,215 家法律服务机构进驻“江门市法治地图”,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公证电子证照,将区块链和电子证书融入公证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帮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撰稿:依法治市秘书科
编辑:刘清怡
校对:罗兴
审批: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