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扎实推进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以听需于民、解困利民、司法为民三个方面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实际行动彰显为民担当,推动教育整顿落地见效。
双休不打烊,便民高效解忧民
近日,礼乐司法所全所人员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及供应商之间的经济纠纷。
该买卖合同纠纷标的虽不大,但涉及到弱势群体,而且一方当事人居住中山,只有周末才能来江门处理。司法所接到申请后高度重视,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双方主持调解。经过调解员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共识,并当场履行协议。
房屋租赁引纠纷 情法融合巧化解
承租人岑某与出租人唐某的《租赁合同》于今年3月到期,岑某提出退租。唐某上门检查时发现房间卫生差,家具有破损,要求岑某搞好卫生并维修破损家具方能退还押金,双方产生纠纷,向江南司法所申请调解。
调解员听取双方的意见后,分别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认识的偏差。经过调解员情与法的融合教育,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握手言和。
房屋渗漏起纷争 明释权责促调处
近日,温哥调解室接报,社区居民陈某与楼上邓某因厕所渗漏的问题引发纠纷到调委会寻求帮助,调解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立即召集双方到司法所开展调解。
在温哥调解室,调解员耐心地倾听了当事双方的诉说。一年多前,邓某家里厕所渗水漏到楼下陈某家里,邓某赔偿陈某2000元,并承诺修好漏水的地方。不久,邓某家又开始出现渗漏情况,陈某多次邓某协商维修事宜,邓某均不回应。调解员了解情况后采取了“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对该纠纷的前因后果、利弊进行逐一分析,对维修细节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争取他们对调解方案的支持与配合。在调解员从法理上释明、从人情上说理的感化下,双方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僵持一年多的邻里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有效修复邻里关系。
委托代理引纠纷 终化干戈为玉帛
梁某因出国无暇办理其铺位的权属事宜而委托陈某为其代办,陈某办好相关手续后,因铺位缴交办证税费等费用问题,双方引发纠纷,梁某到外海司法所申请调解。
从与双方当事人的谈话中,调解员意识到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在沟通过程中情绪相当激动,很多时候是一言不合就发生口角之争。为此,调解员先是由情入手,安抚双方的情绪,随后向双方当事人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委托代理的权利义务以及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知识内容。通过情、理相结合的调解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能够接受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