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007062853F/2022-00535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2-09-27
名称: 一地一品牌②——开平市检察院“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9-2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一地一品牌②——开平市检察院“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

发布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

  编者按

  2022年年初,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印发《2022年江门市“一地一品牌”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方案》(江普办〔2022〕8号)。全市近百个项目申报,他们充分展示出了江门普法特色。我们从中选取部分项目,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给大家。

    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  

  打造侨乡特色的普法品牌

  今年以来,开平市检察院坚持“三个一”理念,采取“四个提高”举措,着力创新打造普法品牌“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进一步提升“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工作责任制质效和影响力。

  一、突出一个特色——开平碉楼

  依托“碉楼之乡”背景,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普法品牌”项目。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碉楼星罗棋布,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在国内乃至在国际的乡土建筑中都属罕见。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作为开平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更是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最鲜明的体现。

  

  二、聚焦一个主题——普法宣传

  紧扣“普法宣传”主题,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提升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的重要工作,开展全民普法,有利于营造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三、采用一种形式——MG动画+微视频

  打造“普法+动漫微视频”新模式,让普法品牌更“走心”更 “接地气”。普法宣传载体采用创新动画创作形式——MG动画,其融合了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电影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表现力和艺术感。微视频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下的网络观看习惯和移动终端特色,而“MG动画+微视频”的普法形式,兼具视频短小精悍、节奏感强、信息量大、画面丰富的特色,让视频观众喜闻乐见,广受欢迎、广为传播。

  

  四、提高两个质量——文稿质量和视频质量

  以“精”“实”“广”“严”为创作维度,着力提高普法品牌作品的文稿质量和视频质量。一是选题精。视频创作一方面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比如“熊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怎么办?小区共有部分的收益归谁?公益诉讼是什么?什么是取保候审?另一方面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问题,比如妨害疫情防控、买卖手机号码资源、保障食品安全等等问题,让普法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内容实。选题确定后,每篇普法文稿均由相应的业务部门人员结合办案工作和实际案例来撰写,既有案例的故事性,也有释法的说理性。三是参与广。文稿确定后,每个普法微视频均由该院检察人员参与拍摄、上镜“带货”,调动全体检察人员参与普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审核严。无论是文稿撰写还是视频剪辑,均按照承办人、部室负责人、分管副检察长、检察长层级进行审批,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文字准确精炼、语言通俗易懂、视频制作精美。

  

  

  

  五、提高两个影响力——线上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

  以“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模式,提高普法实效和普法品牌项目影响力。一是线上推广。积极加强对外沟通交流,加大推广力度,将普法微视频推送到“两微一端”、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展播,在商场户外LED屏、医院候诊室电视屏等载体上滚动播放,提高宣传阵地的覆盖度。二是线下普法。结合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联合月山镇人民政府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组织辖区20个村(社区)的书记、治保主任等观看《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系列微视频。开展第35个国际禁毒日普法宣传,联合三埠街道办事处在风采堂开展“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主题宣传活动,采取普法授课、赠送“法治大礼包”、派发宣传册、观看宣传展板、与普法机器人互动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的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