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700007062853F/2023-00351
江门市司法局
2023-07-07
锚定省委“1310”具体部署 高水平法治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
2023-07-07

锚定省委“1310”具体部署 高水平法治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7-07  浏览次数:-

  6月20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在广州召开,作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为全省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了行动方略。江门市司法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1+6+3”工作安排,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聚焦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高水平法治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

  在实现“走在前列”总目标的奋进征程上,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是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才能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市司法局把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贯穿于高水平法治保障侨都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努力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锐意改革   破除坚冰

  锐意改革,自我革命。2020年江门市“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首获国字号殊荣。无独有偶,2023年5月,《广东江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和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司法部2023年度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司法行政领域)项目,“江门指引”正式上升为“全国标准”。江门在全国、全省尚无建设标准可循的情况下,何以走出一条独具侨乡特色的改革道路?

  其实,成功背后的“法治密码”就是锐意改革,实干为要。

  2022年以来,市司法局改革的足迹遍布全市73个镇(街),从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场所建设、信息平台建设、能力提升等六大方面着力,选取不同乡镇(街道)进行分类指导,科学施策,大刀阔斧开展改革试点。

  出台一套好制度。配套出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统筹协调工作规程等17个制度文件。对首批下放的838项行政执法职权进行动态调整,依法收回286项,确保职权下放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

  规范一套硬件设施。编印《江门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引》,统一乡镇(街道)执法办功能室设置、上墙制度和外观标识规范等标准,以抓硬件建设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通过“有形”的硬件建设带动“无形”的队伍精气神提升。

  科技赋能提升执法质效。2020年4月在全省率先启动“粤执法”本地化部署,提前一年完成市县镇三级应用全覆盖,探索推动“江门粤执法”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综治网格系统、信用江门等互联互通,实现业务数据标准融合。截至今年6月14日,全市应用“粤执法”累计产生案件124562宗。其中,全市73个镇(街)通过“粤执法”办理案件70287宗,办案数量位列全省第一、人均办案量排名全省第二。

  开放包容   联通世界

  开放包容,侨都风范。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拥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有530万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独特优势,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深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设立国际仲裁合作平台,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高效便捷国际化仲裁服务,用心用情做好“侨”文章。

  选择江门,就是选择世界,拥抱世界。江门市委谋划在前,下好“先手棋”,深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与深圳联手打造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充分共享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治理结构、规则机制和仲裁员队伍等国际化资源,推进大湾区法律服务规则“软联通”,大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深国仲江门中心与国家、省、市侨务部门密切联动,推动打造中国华侨华人国际仲裁中心建设。通过积极“请进来”“走出去”,与海外华侨华人聚集的港澳、东南亚、北美、中南美华侨华人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华侨调解+江门仲裁”模式,初步构建“侨都仲裁”品牌特色。今年上半年办理案件总计68宗,涉及案件标的总额13.7亿元,达到2022年全年总标的额的228%,建设成效得到国家部委、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跨越山海,情牵侨胞。深化外交部司法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2022年5月,市司法局成功推动江门市五邑公证处入选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公证机构名单,成为全国94家、全省5家入选公证机构之一。继五邑公证处后,今年5月31日推动台山市公证处入选第二批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公证机构名单,与我国驻外的196家使领馆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目前,已联合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我国驻悉尼领事馆等完成14宗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办理,获得海外侨胞及我国驻外使领馆的一致赞许。

  科技创新   护侨为侨

  科技创新,强国之本。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大力建设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升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市司法局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聚焦提升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功能,大力建设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国家平台,发挥科技引领优势,创新涉侨法律服务,从优化涉侨法律服务,强化维护侨益功能入手,探寻破题之策,通过功能重塑、机制协同、资源整合、科技赋能,构筑社会治理共治圈、同心圆,暖侨心、汇侨智、聚侨力,充分诠释“中国之治”制度优势。

  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去年仅用时8个月就建成了市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涉侨公共法律服务一门式办理。上线“江门智慧司法”“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微信小程序,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综合体功能辐射在程序上,开设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留言咨询;提供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司法鉴定、网络仲裁等6种法律服务在线申办服务。同时,打通法律服务时空脉络,收录9个类别共计85个法律服务机构,进一步拉近海外华侨华人“心”距离。

  今年6月,市司法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华侨华人离岸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印发《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落实方案》,出台十项公共法律服务举措助力侨都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中心受理法律咨询555宗、法援案件178宗,公证业务1849件,其中国内938件、涉外849件、涉港澳台62件,知识产权6件,运营成效良好。

  潮平岸阔,风帆正举。市司法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具体部署,以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为引擎,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法治护航“六大工程”深入实施,忠诚履行司法行政机关在平安江门、法治江门建设中的职责使命,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