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773078264R/2020-01346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0-12-21
名称: “珠落玉盘 空灵飘逸”冬月雅集答谢会活动回顾
文号: 不编号 发布日期: 2020-12-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珠落玉盘 空灵飘逸”冬月雅集答谢会活动回顾

发布日期:2020-12-21  浏览次数:-

为了答谢在过去一年内对于我馆社教活动的积极参与的市民,并且对社教活动进行年终总结及优化提升,江门市博物馆于2020年12月12日晚上举办“珠落玉盘 空灵飘逸”冬月雅集答谢会,活动现场有精美茶点,还有琴箫合奏,古琴与禅舞。



活动现场以温馨氛围进行布置,参与者可以取签到牌进行签名并放置签到箱内,以及取许愿牌写下来年的愿望(明年回顾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一年前的自己留下的许诺是否已经完成)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的陈皮文化展示区域

(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品尝到的“侨”味)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布置以温馨简约为主

(冬日配暖饮,不惧寒风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众陆续到场


活动盛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8-2020社教活动回顾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在2018年5月18日正式落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开展第一场社教活动。过去三年,江博社教活动可谓是百花齐放,2018年小试牛刀开展26场活动,其中博物馆日活动7场,非遗类活动6场,手工艺类活动5场,知识讲堂类活动3场,考古日及绘画活动各1场。2019年是社教活动硕果累累的一年,全年共有52周,社教活动开展了62场,平均下来每周是一到两场的活动。其中2019年8月份,在5周时间内开展了11场活动。其中开展了常态化的公众考古活动之火与土的艺术,从陶胚到成品,让民众体验原来火与土所擦出的火花就是艺术与温度的化身。还有手工艺类11场,非遗类11场,文化艺术类及游学类活动各4场、绘画类和培训类各3场、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博物馆合作活动、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培训类活动、夏令营活动均1场。2019年与南越王宫博物馆合作,引进“御苑油纸伞制作活动”,开启展览配套活动的进程。更开展了“社教进社区之各地“粽”联谊”活动,拉近社区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2020年受疫情及多方因素影响,虽活动数量下降,共开展了30场活动,却首次尝试线上活动、于文化遗产日当天为全国各地公众直播“我在江博修文物”揭开了文物修复工作神秘的面纱。为了让公众对侨文化有更深刻的体验,我们打造了一系列以江门五邑籍爱国华侨为主题的社教活动,从冯如的飞机模型、陈宜禧的皮影制作、陈少白故居衍纸以及火漆章体验等活动中展现生活视角的新时代侨乡人民对于传统技艺的体验与创新。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社教活动已破百场大关,未来将继续努力。


民以食为先,要治愈人心先填胃口,最会讲解的点心老师教我们做治愈系首屈一指的甜点——糯米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琴箫合奏

图片


鸣琴馆带来琴箫合奏——《碧涧流泉》,这首曲子是岭南琴派重要的传统曲目之一。琴曲描绘了山林幽谷之间碧涧泠泠、枕流漱石的自然景致,高逸隐士徜徉其间,自得其乐、闲适疏放的情态,寄托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情怀。


鸣琴馆成立于2018年,由谢振润先生创办,是开平市首家琴馆。为传播古琴文化,馆主谢振润先生在开馆传授琴艺之余,亦在开平市图书馆举行古琴公益培训班,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古琴,促进古琴文化氛围发展。


图片

图片


古琴与禅舞结合,气质相投,韵味十足,它们共同演绎的《梅花三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乐曲通过描写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不仅尊崇原曲演绎。还通过舞蹈的形式,在“身、心、气、乐、境”方面达到平衡尊守,强身健体,修身养心,获得真正的健康与快乐。以自然、宁静、空灵、平和、中正、自在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禅文化与民族传统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是发自内心,展现心灵的舞蹈艺术。闻乐起舞,安住而舞,禅舞一味,身心自在。


图片

图片

双人禅舞《天边》双手舞动乾坤;双脚踏遍沧桑;双耳听遍赞辱;双眼看遍美丑;唯此禅心。

图片

古琴弹奏亲体验

图片

图片


活动最后,我们集思广益,让现场观众以及正在看推文的您给我们提建议、许愿,请把您对博物馆社教活动的需求告诉我们吧(一经采纳,将获得精美礼品一份,链接的联系方式跟地址要填准确哦~)


图片


活动现场暖意满满,尽管这几天侨乡天气寒流来袭,也能为大家心头添一片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