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0700773078264R/2021-01017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11-01
节目回顾 | 集好声音、舌尖上的美味于一体的《非遗江门行》十期超燃回顾!
不编号
2021-11-01

节目回顾 | 集好声音、舌尖上的美味于一体的《非遗江门行》十期超燃回顾!

发布日期:2021-11-01  浏览次数:-

月遇从云 花遇和风

当深秋的红叶飘散满庭

《非遗江门行》每周五如约而至

节目不仅为听众带来

治愈人心的非遗文化体验

更是扎实推进非遗工作保护与传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瞬间!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和国潮、烟火气、找寻自我等热词一样,是品牌传播方案中的流量密码,媒体选题范畴里的永恒射程。


然而做得越多,新颖也眼见越少。


我们该怎样珍视非遗本身,重新思考,不唱非遗的挽歌,避免俗套的创意?


2021年6月,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别策划并共同合作推出我市首个非遗文化可视、可听、可互动、可抖音的广播直播节目——《非遗江门行》。


开播至今,我们一直坚持做“不走寻常路”的创新尝试,节目播出20期以来,受到广大听众、观众、抖迷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一经播出参与互动观众直线上升,全网收听收看人数累计已达80万人次!!!数据爆表,节目好口碑与高收视率的背后,全赖于上级部门对非遗保护与宣传的高度重视、我市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的友好支持与高度信任、台前幕后所有为节目尽心尽力的工作人员的细致策划与层层把关。《非遗江门行》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积极向上、喜闻乐见、极接地气的宣传推广模式,让“非遗”成功走进观众的视线与生活,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肯定,同时也引起了国内非遗同行、专家学者及广大媒体的持续关注与赞赏。


事不宜迟,请跟随小编进入第十一至二十期的节目回顾吧!


第十一期:江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门东艺宫灯


「宫灯承载着故乡的祝愿,漂洋过海,是华人华侨的手信,唐人餐馆的标志。」





在李仰东老师的大力推动下,2009年3月,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入选江门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入选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他还被评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


第十二期: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海咸鱼制作技艺


「江门作为侨乡,广海咸鱼则是侨胞们最爱的手信之一。一口咸中带香的咸鱼,让无数漂泊在外的游子品到了家乡的味道。」





在侨乡广东省江门市,广海咸鱼美名远播,这是江门籍海外侨胞心心念念的家乡美味。一口咸中带香的咸鱼,寄托着浓浓游子情。在台山广海镇,年逾六旬的林锦胜制作咸鱼已经有43年了,当地人都喊他“林师傅”。2017年,“广海咸鱼制作技艺”入选台山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林锦胜也成为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十三期:江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咏春拳


「鹤山咏春拳的文化逐步展现出迷人魅力,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参与学习,还有不少国内外咏春拳爱好者前来寻根,切磋交流。鹤山咏春拳的文化正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咏春拳“源于严咏春,衍于梁赞”。鹤山咏春拳由梁赞师祖创立并亲传乡中弟子,在鹤山流传已过百年, 2007年成功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四期: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罗贵率众南迁故事


「罗贵率众南迁体现了开拓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精神是相吻合的;也是社会各时期发展、民族大团结所需要的精神。





良溪既是终点,又是起点。终点是珠玑巷人南下最具意义的目的地。起点,是指落籍良溪与珠江三角洲的广府移民,又一次由此启程,走向全世界。江门因此得以由岭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三股文化交融,形成绚丽多彩的侨乡文化。“罗贵率众南迁故事”2019年入列江门市第七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五期:江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宴冬蓉制作技艺


「海宴冬蓉百年前发源于台山市海宴镇,传承历史悠久,本土风味浓郁,百年来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冬蓉作为台山市饮食文化传承的代表,不只是一道节日佳品,更是一道独特的侨乡文化传承。」





海宴冬蓉制作技艺自研创定型以来,确立了在台山市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台山市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第十六期: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鳌咸水歌


「大鳌,是江门新会最东部的一个小镇,以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鳌咸水歌而闻名。一曲咸水歌唱尽大鳌的悠长岁月。」





咸水歌是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原始歌谣,在新会大鳌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水乡农村和水上居民日常生活、劳作,特别是在谈婚论嫁、丧葬等过程中,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以歌谣的形式描绘不同的情感。居住在新会、中山、珠海、顺德等珠江口沿海一带冲积平原上的疍家人广泛传唱,至今仍保留传统的唱法。


第十七期:江门市蓬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岭南蜂疗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岭南蜂疗就是因为有了自己鲜明的“岭南特色” 和较高的临床疗效,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展望未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逐渐加以重视, 岭南蜂疗在今后将会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第十八期: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恩平濑粉制作技艺


「在恩平人眼里濑粉是团圆的代名词,这种细密绵长的圆头米粉寄托着恩平人“长长久久”“团团圆圆”的美好生活愿望,也是他们无论走到多远都会怀念的家乡味道。」





如今的恩平濑粉,早已成为恩平的一张美食名片,吴有坤希望利用自己资源,积极将恩平濑粉推向市场,更希望通过商业运作,让更多的人知道并记住这一份独特的“恩平味”。


第十九期:江门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声狮鼓


「沿袭百余年,家传四代;开平市三埠新昌永富路的“金声狮鼓店”,最早于1888年开业,至今一直是开平独一无二的狮鼓店,已有百年历史。」





“无论怎么变迁,怎么艰难,我都一定会让这块金漆招牌继续一代代地传下去,让金声狮鼓继续在岭南的土地上开花结果,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的魅力!”胡沃镒说。


第二十期:鹤山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鹤城花生加工技艺


「自古以来,鹤城镇就有种植花生和加工花生产品的传统,在一代代鹤城人的传承下,鹤城的花生和花生制品已在广东小有名气。」





据了解,虽然现在鹤城已经没有人种植花生了,但花生因为“花开富贵”“生生不息”等良好的寓意,已成为当地客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鹤城90%以上是客家人,比如村民婚嫁、儿女满月、重要节庆日,传统花生这个民间农特产始终是招待亲朋好友的首选小吃。


为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通过本次节目,赋予非遗文化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逐步达到夯实基础工作,发掘当代价值,提升保护传承水平的目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