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加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广泛听取基层群众、企业和其他组织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江门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印发并施行《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2021年7月14日,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功入选为江门市人民政府第二批立法基层联系点。
自确定为立法基层联系点以来,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高度重视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认真按照上级部门对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健全组织架构,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创新宣传模式,积极利用群众文化阵地发挥为群众办实事的职责,坚持以立法促发展、以保障促善治的宗旨,紧密结合江门市群众文化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多方听取及收集民意民声,为我市保护和传承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立法沟通渠道的保障与支撑,此创新举措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3月9日,江门市司法局与2021年江门市人民政府18个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同志一行26人到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实地调研,主要考察我馆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建设以及工作成效,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勇出席调研。
▲江门市司法局与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代表一行到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调研考察。(一排中:江门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勇;一排左五:江门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蔡朝阳;一排右五:江门市律师协会会长李静染;一排右四: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蔡晓敏)
江门市文化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蔡朝阳同志向江门市司法局、与会专家代表等先后介绍了江门市文化馆建设“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工作情况及市文化馆的未来发展方向。蔡朝阳馆长表示,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和对精神文化的美好追求,都对“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和社会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蔡朝阳馆长向陈勇副局长等一行介绍了江门市文化馆建设“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工作情况及市文化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调研期间,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蔡晓敏同志重点介绍本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架构和“非遗展览+普法宣传”等创新工作亮点,同时向调研代表展示了专属设计的《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市民献言册》及新开发的“非遗+文旅+立法”的文创产品。
▲蔡晓敏副馆长介绍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建设架构与工作亮点
为进一步提升立法基层联系点的阵地建设,发挥阵地作用,在江门市文广旅体局和江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市非遗保护中心于江门市文化馆北门入口处专门设计了相应的宣传专区和建言空间,每天有专人值守,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新增设的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公示栏和宣传海报、对外公告本联系点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联系方式等对外宣传信息在入口当眼处醒目可见,对提升立法宣传普及受众有着积极的成效。为激励和方便市民群众积极为我市文化立法、非遗保护等工作出谋划策,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发了一系列富有侨乡特色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作为献言回赠。江门市司法局副局长陈勇充分肯定了我馆建设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工作成效,赞扬市文化馆和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发挥群众文化阵地优势,在深入基层了解和收集基层民意等立法相关信息发挥了良好的平台媒介作用,认可了本联系点的创新形式和做法,有效扩大社会公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提高我市地方立法建设发展和民主化程度。陈勇副局长表示,立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
▲江门市司法局陈勇副局长(右三)查看市民群众在《献言册》上的留言和建议
随后,调研代表一行还先后参观了江门市文化馆的多功能厅、小剧场、书吧、文化艺术展厅和非遗展览厅等功能场所和展览。代表们在非遗展示厅内体验到了五邑地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跟讲解员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和互动,还了解了我馆对非遗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与宣传推广。
▲调研代表先后参观江门市文化馆的非遗展览厅和文化艺术展厅
▲陈勇副局长和调研代表认真聆听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情况
▲调研代表了解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设计的非遗法律法规宣传专区
▲调研结束后,江门市司法局举行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培训与交流座谈会。
陈勇副局长指出,我市设立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一年多以来,充分发挥了联系点覆盖范围广、涵盖领域多、具有基层性和广泛代表性等特点,有效拓展了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以及助力全国人大立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推动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