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773078264R/2022-00576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6-13
名称: 江门非遗,线上线下同样精彩,千万别错过
文号: 不编号 发布日期: 2022-06-1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江门非遗,线上线下同样精彩,千万别错过

发布日期:2022-06-13  浏览次数:-

2022年6月11日是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11日上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中山)暨石岐龙舟文化周启动仪式在中山市举行,遗产日主会场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启动仪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李斌、副厅长张奕民共同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正式授牌,其中江门市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是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是鹤城客家花炮会、烧鹅制作技艺、九人排球(台山)、蚝油制作技艺、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5个项目。

图片

一起来看看

江门市入选第五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流程包含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形成“三年育苗、三年挂果、三批采收、三个品种、三瓣开皮、三年晒皮、三级分皮、三年陈化、长久贮存”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炮制技艺,并经陈皮经商家族与民间以口手相传的方式世代相传,新会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新会陈皮。新会人历来以陈皮保健养生、馈赠亲友、随嫁送礼,新会陈皮成为连接新会游子和故乡的重要纽带和文化见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彭伟宗 摄

江门本次入选第八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五个项目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珠玑巷移民落籍良溪传说)

民间流传着诸多有关南雄珠玑巷居民南迁的故事。珠玑巷移民蓢底(良溪)只是其中之一,广府中还盛传着诸如“罗贵传奇”“海潮破排”“南迁移民与原住民通婚”等传说故事;“唔使问阿贵”“马死落地行”“顶硬上”等口头禅。这些故事已经成为移民们世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加深了移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感情和家园归属感,并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力和凝聚力。这种大规模迁徙和移民现象不仅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罗氏大宗祠的“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对联,点出了良溪罗姓始祖罗贵南迁始点与落籍终点。图源江门文旅

九人排球(台山)

台山九人排球和六人排球截然不同,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场地大,长22米,宽11米;人多,9人成三排,全攻全守;不换位,前排年轻人负责攻、拦,后排经验丰富老队员负责防守兼指挥;老少同场竞技,适合群众广泛参与。台山九人排球也是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和家乡人民联络感情的载体。台山九人排球还传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国体育外交与排球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成为最具岭南特色的侨乡文化品牌。

图片

▲台山九人排球。图源台山市档案馆

烧鹅制作技艺

古井烧鹅制作技艺,是以新会当地优质的乌鬃鹅为食材,采用荔枝木烤制,并加入道地新会陈皮,独创湿料入味的特色技艺,包括宰鹅、烫毛、拔毛、充气、清内脏、填料、封腔、涮洗、上皮水、晾干、入炉、出炉等12道工序,精心烧制出炉的烧鹅色泽光亮,皮香甜脆,肉滑骨酥,肥而不腻。其可考历史已有百年以上,通过家族传承、行业经营传承、师徒传承的方式流传至今,古井镇“恒益商号”“平香商号”为主要传承群体。古井镇是宋元崖门海战发生地,古井烧鹅制作技艺也带有浓厚的传说色彩。

图片

▲烧腊制作技艺。图源新会发布

鹤城客家花炮会

鹤城客家花炮会,也称客家烧炮庙会,是广东省鹤山市鹤城镇近150条客家自然村,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延续至三月初三,依从约定俗成的排期轮番举行,以祭神祈福、欢聚联谊的民间活动,主要包括祭拜、接炮、还炮、烧炮和抢炮等传统仪式流程,另外各村还融入各自特色开展其他演出活动。

图片

▲鹤城花炮。图源鹤山市文化馆

蚝油制作技艺

1888年,祖籍广东新会七堡的李锦记创办人李锦裳于珠海市南水镇开设一家小茶寮兼煮蚝出售维生。一天,煮蚝时因忙于工作而忘记关炉火,本该是奶白色的蚝汤变成一层厚沉于锅底、色泽棕褐色的浓稠液体,香郁扑鼻,味道鲜美,蚝油就这样意外熬制而成,他由此建立了李锦记蚝油庄。李锦记蚝油制作技艺的诞生与珠江口岸很久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蚝乡”有紧密关联。最迟在宋元时期,珠江口一带培育出“浅滩底养蚝法”,从东岸的深圳、香港到西岸的澳门、香山沿海, 形成了众多蚝田。澳门旧称“濠镜澳”“濠江”,“濠”字由“蠔(蚝)”衍化而来。

图片

▲蚝油制作技艺。江门日报资料图片

据了解,本次遗产日活动为期四天,以非遗项目表演、非遗购物节、非遗墟市、代表性项目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展示广东省非遗魅力,图片展上展出了江门市新入选的五个省级非遗项目;江门市还有《小鸟天堂图》烙画葵扇、紫丹苏陶(杯)等18件非遗项目相关产品参加“非遗购物节”活动,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新会葵艺、茶坑石雕刻技艺3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广东非遗产品墟市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江门市非遗项目对外宣传推广,提升江门非遗影响力。

非遗墟市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会葵艺国家级传承人廖惠林老师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参展摊位

图片

茶坑石雕刻技艺参展摊位

结合本次遗产日活动举办的契机,江门市也推出了23场精彩的非遗活动,如市文广旅体局举办云享非遗•图文篇、云享非遗•影像篇、“端午节里的江门非遗•礼乐龙舟”非遗创意课、“邑起看非遗”图片展、非遗大师面对面——东艺宫灯进培英,新会区举办非遗保护工作会议、非遗项目现场展演,台山市举办广东音乐节,开平市举办非遗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开平民歌大讲堂,鹤山市举办紫丹苏陶艺传承培训等,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为群众带来丰富的非遗体验。



图片

图片

由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邑起看非遗”图片展隆重开展。

图片

展览把握“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办展主题,立足传统非遗的技艺表达与人文情怀,让传统非遗的传承与现代生活充分融合碰撞。

图片

图片

图片

目前江门市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9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34项,市级92项,本次展览展出江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多方面多层次展现江门非遗风采,阐释新一代优秀非遗传承人对守艺与创新的不懈追求与美好向往。

【相关资讯】

时间:6月11日至6月19日

地点:江门市文化馆二楼北门大堂

除了图片展

还有这些精彩活动

01

一笔一画,多彩非遗

图片

【相关资讯】

时间:6月12日
地点:市文化馆一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主题:绽放侨乡之美·体验非遗魅力 一笔一画,多彩非遗

内容:由老师指导描绘“心中的非遗”

02

东艺宫灯进培英

图片

【相关资讯】

时间:6月17日

地点: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主题:非遗大师面对面东艺宫灯进培英

内容:东艺宫灯非遗传承人为培英学子授课

03

云享非遗·图文篇

图片

【相关资讯】

时间:6月11日起

平台:江门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主题:云享非遗·图文篇

内容:图文介绍江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

04

云享非遗·影像篇

图片

【相关资讯】

时间:6月11日起

平台: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

主题:云享非遗·影像篇
内容:视频介绍江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

本次“非遗日”

江门线上线下活动多多

街坊们

一起来参与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