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对各市(区)国土资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务信息公开总体情况
2017年我局公开政府信息共1276条,其中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507条,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发布260条,政务微博200条,微信公众号211条,江门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报送系统发布89条。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2宗。
(一)突出重点,完善公开
及时更新和完善《江门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江门市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在网上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主体规定和《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及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和领域等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
我局结合相关职能制定了我局政务公开要点分工方案并跟进各科室工作落实情况。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分别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我局将上述政策文件在本局网站平台上发布,开展政策解读工作。
(图为在网站公布相应政策文件并附上政策解读的资料)
(2)建立市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市域范围征地信息在市、县(市区)国土资源网站统一公开发布和互通共享。我局门户网站已在首页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栏目,按三区四市分地段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其中蓬江、江海、新会区征地信息下设多个子栏目,包含征地预公告、征地听证、征地批准、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一书N方案等信息分类公开;开平、台山、鹤山、恩平四市的征地信息链接到各市局门户网站,由各市局自行上传。通过优化网站栏目结构,分类管理征地信息公开,方便群众及时快捷查询和监督。
(图为开设“征地信息公开”栏目,定期做好更新)
(3)推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和矿业权出让领域信息公开。我局门户网站开设“建设用地”栏目,每年更新发布土地供应计划,定时更新建设用地审批和土地出让结果;开设“矿政管理”栏目,公开矿业权出让信息、矿业权审批结果,做好门户网站公示工作。
(图为开设“建设用地”栏目,推进建设用地信息公开)
(4)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落实文件要求,在法定时间内规范答复。局办公室设一名专员作为对外依申请公开信息的接收答复窗口,更新依申请信息申请公开指南,让市民了解我局的受理业务和申请流程。每收一份申请表、每答复一份文书需记录台账并存档公文系统,并分发相应科室督办完成。
(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
我局门户网站(HTTP://GTJ.JIANGMEN.GOV.CN)自设立以来,不断完善和健全,指定我局下属事业单位江门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为网站日常管理单位,组织技术力量专人负责网站后台管理维护,每个科室、事业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我局于2015年12月25日完成了门户网站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日常利用开普云监管系统进行检测修复,进一步保障了门户网站的安全性能。
二、各市(区)国土资源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自查网络连接情况
为做好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自查工作,我局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部署全市开展自查工作,自查范围为江门市局及各市(区)局,自查率100%。并及时将省厅文件转发到下辖各市(区),做好督促和指导工作。各市(区)根据文件要求开展了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经查,我局及各市(区)局基本都有独立门户网站(蓬江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局门户网于2017年1月4日迁移至蓬江区政府门户网站除外),基本能根据检查内容要求进行政务信息的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也按照要求公开相应信息。实行了全市73个国土资源所的网络连接,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覆盖率为100%。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主要措施
虽然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是网站在线答复有待加强。大多数咨询能按时答复,但个别咨询问题答复还不够及时。二是政策解读丰富性不够,多数政策采用文字解读,未较好结合数据、图表、音频等多元方式解读。下一步,我局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落实专人跟进答复市民咨询事项。由办公室作统筹,落实专人定时查看后台留言并及时转达给相关科室办理,在规定时间内汇总科室答复内容,统一由办公室在网站后台答复。每一次的信件咨询都做好台账记录,确保信件答复真实有效。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政策解读。政策解读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各科(室)单位要提高政策敏感性,及早公布重要政策并采取图表、数据、音频等多元的方式解读新政策,将需公开的政策文件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公开,提高大众对政策的理解度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