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一、我市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对象基本情况
2014年3月27日我省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以后,我市2015年分娩量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活产数增加1841人),生育水平变动符合预期,江门全市未出现新出生人口爆发现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11651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已生育夫妇2842对,并有1264对已经怀孕尚未生育夫妇。单独两孩政策的平稳实施释放了部分生育势能,降低了出生人口堆积的风险,为全面两孩政策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市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42.7万对,这意味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可生育两孩的潜在人群约有 20多万, 2011年至2015年,全市户籍人口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3.99万人,平均每年自然增长人口为1.22万人;平均每年人口出生率为10.00‰,平均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6‰;其中2015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98.85万人,出生人口为39792人,人口出生率为9.9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0‰。由于政策放开短期内会引起累积效应,今后几年出生人口总量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估计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预计超过8万人,但这基本符合政策调整的预期范围。
二、我市群众生育二孩意愿情况分析及应对
据了解,我市前来咨询二孩生育方面问题(包括如何取环、备孕、优生优育等)的育龄妇女明显增多,但目前全市各地医院取环人数并无明显变化。据统计,2014年我市取环例数比2013年增加了3710例,而2015年的取环例数与2014年基本持平。当前,全市各地为对接国家计生政策调整,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江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启用“二孩生育门诊”,为二孩生育开辟绿色通道,全程为孕妇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开平市举办了二胎备孕暨科学育儿知识讲座;鹤山市举办了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健康讲座,邀请专家针对高龄孕妇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备孕和孕育健康宝宝进行专门讲解及提供现场咨询答疑。预计“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医疗资源会进一步紧张。二孩生育的妇女以70、80后人群居多,相当一部分已经接近或超过35周岁,高龄产妇生育也将面临许多挑战。为此卫生计生部门制定了相关应对措施:一是建立妇幼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分析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开展服务资源调查,迅速摸清底数,针对服务缺口,明确工作措施。建立妇幼健康服务监测预警机制,每季度定期将产科门急诊量、产科床位使用率、活产数、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科学划定预警线,加强产科、儿科急救设备配备和储备。二是落实母婴安全各项保障机制。要求各级各类助产机构将保障母婴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加快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高危孕产妇管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健全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有效衔接和绿色通道畅通。产科、儿科病床使用率超过100%的机构,要重点加强资源配置,扩充产科、儿科床位。三是加强妇幼技术人员配备和培训。强化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等紧缺人员的岗位配置,在职称评定、薪酬分配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改善专科人员待遇。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妇幼健康整体服务水平。四是做好政策宣传与健康教育。积极做好符合政策夫妇生育咨询、指导和服务工作,以计划怀孕夫妇、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为重点人群,以科学备孕、孕前优生、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诊断、安全分娩、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博、微信等媒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解读,普及健康知识,积极倡导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
下一步我们将把落实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作为当前卫生计生工作中心任务来抓实抓好。着力从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全面两孩政策的解读;做好人口出生监测;,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及工作流程规范,切实搞好服务等方面,重点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在我市依法有序地统一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