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江海区绿化建设吹响“冲锋号”
拟投6000多万元“见缝插绿”
|
||
|
||
|
||
|
文/记者 邓少军 图/周华东 高新区、江海区提供
高新区、江海区继去年利用包括市、区、街道财政、各企业单位投入超过1800多万元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工作,种植各类树木16000多株,灌木10万多平方米,完善了辖区内主要道路增种大规格乔木的绿化升级任务之后,今年再次出台有关深入推进“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的方案,拟组织投入6000多万元“提升四大公园绿化、建设六条景观路、在九条主次干道见缝插绿、改造12个社区公园、发动厂企做好厂区绿化、深入推广义务植树和送树下乡。”
A
去年区绿化覆盖率达43.01%
记者从两区住建水务局获悉,两区为了“让森林走进城市”,从2012年开始,就打响了“绿色持久战”。据统计,2013年,两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01%,绿地率达41.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17.2平方米。
在建设城市绿化景观上,去年两区全面完成江中高速公路外海出入口(环岛)至金瓯路段沿线约1公里的绿化改造,将该出入口建设成为两区景观色彩突出、四季景观有变化、植物层次景观丰富的亮丽东出口;同时,两区还完成了东海路、五邑路大规格乔灌木绿化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南山路、东宁路、科苑路、彩虹路的绿化升级。
除此之外,两区全力协助市园林部门,完成新建白水带风景区60亩沉香“专类园”,并完善了区政府前广场绿地改造,在保留现有大树木布局的前提下,充实家庭林、青年林,增加公园部分配套设施,完善配置,提升档次。
同时,两区还实施了外海西江边绿道、龙光塔至茶庵寺段绿道绿化复绿、礼东城郊生态绿道绿化、睦洲水道堤岸绿道绿化建设,完成了12个社区小公园、休闲场所绿化升级,全面提升村(居)小公园、道路、厂企绿化档次等,并大力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
B
做老百姓会竖大拇指的公园
今年两区狠下决心,计划组织6000多万元,按照“增绿量、重色彩、上档次、创特色、出精品”的要求,努力推进绿化工作开展,“做几个漂漂亮亮的、老百姓会竖起大拇指的公园”。
两区印发了《高新区江海区2014年深入推进“森林围城、树林进城”绿色行动实施方案》,决定打出“提升大公园、打造景观路、升级社区公园、发动厂企绿化和送树下乡”等多项组合拳,提升两区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生态品位。
据介绍,南湖三边将以凤凰木、仪花、木棉、铁冬青等开花乔木为主要骨干树种,另于北面湖边线种植一片桃花林,使南湖绿化特色明显,营造具有震撼性植物景观效果。湖心岛种植小叶榕,为鸟类提供一个食物和栖身之处,同时点缀南洋楹和木棉等高大乔木及岛周边种植夹竹桃、毛杜鹃等常年开花的乔灌木,使中心岛具备鸟类栖身功能,以及具有绿化层次感和颜色观赏性……
C
一年建设一到两个亮点
针对两区的绿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周惠红曾表示,要加大绿化工作的投入,同时,要多方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认种、认养;第二,有限的资金不要“撒胡椒面”,各街道要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一年建设一到两个亮点;社区公园的改造,要遵循“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打造亮点”的原则,尤其是一些位于居民区里的公园,更加要注重实用性和人性化。
据介绍,两区将升级白水带风景区、南湖公园、府前公园的绿化,启动北湖公园建设;将建设六条景观路,包括建设连海北路绿化,升级改造行政小区道路、江海路、南山路(麻园河—青年河)、江睦路(中江高速—连港路段)和龙光塔-茶庵寺绿道的绿化;并将在中华大道、江礼路、彩虹路等九条主次干道见缝插绿。
在社区公园升级改造方面,两区今年计划投入100万元,改造12个社区公园,以属地街道、村(居)委会为建设单位,融入各自社区的特色文化,建设不同主题的社区公园。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梁许赞认为,绿化项目要打造精品,建设亮点;同时,加强绿化管养十分重要,高标准推进绿化行动要靠“三分建,七分养”;对于绿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一定要有保障,不能忽悠百姓;各级、各单位要根据两区绿色行动任务分解表,开展“比赛”等,让两区成为环境更加优美、更有竞争力、更加宜居的生态山水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