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学生进行线上答辩。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张翠玲) 妈妈们放心的热水器是什么样的?婴儿游泳溺水警报装置是什么原理?近日,广东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公示了第37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全省学生脑洞大开,尽显科创能力,我市每个项目均有“进账”,其中2个项目将被推荐申报全国赛。
各个项目收获丰富
据了解,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示范性和导向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受疫情影响,今年大赛采取线上答辩的形式,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展示活动包括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江门市第一中学学生唐俊午、尹智毅项目《三维自旋天球仪》和江门市范罗冈小学学生冯卓立项目《移动木偶剧场》获一等奖;江门市紫茶小学学生黄芷熙的《肥皂水动力小船的动力探究》等8个项目获二等奖;鹤山市第一中学学生胡昊熙的《来自时代的呵护——关爱视听障碍人士的智能监控门铃系统》等6个项目获三等奖。
在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中,新会葵城中学的《绿生态 乐科普》获二等奖,江门市紫茶小学《传承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少科院走近实践活动》和江海区礼乐街道第三初级中学《弘扬簕菜饮食文化,智造凉茶科技实践活动》获三等奖。在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中,开平市长沙街道办事处梁金山小学学生李宇城《抗疫机器人》等6件作品获二等奖,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学生陈嘉雯《抗疫机器人——胜利号》等3件作品获三等奖。此外,江门市第一实验学校学生岑蕊妤项目《非结构化电子文档智能处理系统》和江门市第一中学学生罗逸琳项目《鼓筝》获专利申请奖。
2个项目
将被推荐申报全国赛
据悉,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个项目——江门市第一中学学生唐俊午、尹智毅项目《三维自旋天球仪》和江门市范罗冈小学学生冯卓立项目《移动木偶剧场》将推荐申报全国赛项目。
唐俊午、尹智毅热爱天文学,在日常学习中,他们发现传统天球仪的使用门槛高、效果差,于是便动手发明了三维自旋天球仪。该发明构建了地球仪的三维旋转自动控制系统,改进地球仪天轴不能变更方向的问题,同时改进了手动调节误差较大的问题,而且让非专业者也能理解、操作、使用,便于应用、推广。冯卓立设计的《移动木偶剧场》则将木偶艺术和智能化结合起来,利用移动小剧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欣赏木偶表演的想法,它能自动表演,代替人手的操控,通过现代技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五华提线木偶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全市参加比赛的同学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项目研究,并反复修改项目设计,做到精益求精,在展示活动中获得省评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