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毕松杰
4月11日,鹤山—开平推动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对接会议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开平召开,鹤山与开平签署了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加上此前已经完成签约的新会与台山,蓬江、江海与恩平,标志着江门东西部对口协作全部落地,江门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翻开同心同向、协作共赢的新篇章。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一直以来,江门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对此,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持续推进东西部共同富裕。以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战略、大视野、大格局出发,增强江门城市竞争力,提高高质量发展成效,擦亮共同富裕成色,同时为全省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奉献“江门智慧”、提供“江门方案”。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纵观江门“七”心协力“一盘棋”、三路结对共奔“富”的“施工图”,我们可以看出,江门区域协调发展蕴含着同气连枝的“共建情”、东西贯通的“共享情”、行稳致远的“共进情”……
共建
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在区域,手段在发展,难点在协调。江门作为大湾区1/6土地的拥有者,是一个庞大的“有机集合体”。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要在统筹兼顾中纲举目张,在发展全局上串珠成链。
过去,江门各县(市、区)很多时候都在自身埋头发展,彼此交流程度不高、合作意识不强。对此,江门通过东西部对口合作,打破地域限制,第一步从“共建”出发,搭建共同奋斗的平台,加深彼此认识。
新会—台山组将共同谋划好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选择1个产业园区作为两地协作试点,同时组建区域平衡发展基金,首期投入3300万元,发展系列结对协同项目;鹤山—开平组将助力两地优势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和互补互促的产业合作关系;蓬江—江海—恩平组将引导优秀孵化运营机构在恩平建立孵化载体,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利用多元化政务服务渠道,建立完善异地代收代办工作机制,提升跨域通办服务效能……
这其中,“共建思维”比比皆是——共建园区、共建联盟、共建团队、共建基金……目标都指向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跳出“一城一地”的得失考虑,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正如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但瓣瓣同心,一同绽放方能艳压群芳。可以看到,江门正通过培育一段同气连枝的“共建情”,让彼此合作“具体化”,创造实实在在的成果,从而筑牢结对协作“根据地”。
共享
我们如果循规蹈矩,以常规发展思路走下去,江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或进一步拉开。跨越式发展、赶超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贯通东西,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流动,提高“后发优势”转化效率。
东部地区是江门衔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前沿地区、融入大湾区的“东大门”,拥有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建设的双碳实验室等;西部地区拥有全市70%的土地面积,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马冈鹅、禽蛋、鳗鱼、茶叶、大米五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此,江门通过东西部对口协作,打破信息屏障,第二步从“共享”出发,创造坦诚相对的机会,增进彼此感情。
蓬江—江海—恩平组发挥蓬江产业园全省健康食品行业“广东省特色产业园”优势,探索“蓬江企业+恩平资源”模式,推动恩平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新会—台山组在先进城市联合举办不同层次的招商推介会,共享深圳驻点招商资源;鹤山—开平组深化“组团式”帮扶,创新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产业技术顾问等工作机制。三组结对都提出组建跨区域教育集团,将西部地区部分学校纳入东部地区对应学段优质教育集团作为成员学校,参与集团教研活动……
这其中,“共享做法”处处体现——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教育、共享招商……目标都指向科学谋划区域发展格局,客观评价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产业链优势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正如电路板上的零火线,只有两条线构成闭合回路,方能稳定输出电流做最大功。我们可以看到,江门正通过培育一段东西贯通的“共享情”,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充分释放西部发展潜力,推动原有“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从而壮大结对协作“共同体”。
共进
区域协调发展需脚踏实地抓当前,也要仰望星空看长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不光要让后进的赶上来,更要让领跑者有后劲,推动先进和后进共同成长,实现“良性循环”,才能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在百舸争流的新时代,星辰大海的新征程,各县(市、区)于江门而言,缺一不可,都是一条船上的“亲密战友”。对此,江门通过东西部对口合作,打破发展壁垒,第三步从“共进”出发,书写合作共赢的答卷,结下革命友谊。
新会—台山组的经济“火车头”——银湖湾滨海新区与广海湾经济开发区,新会区工业园区与台山市工业新城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全面推进产业协同、招商联动、互联互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蓬江—江海—恩平组鼓励恩平利用自有的资源、资产、资金通过直接投入或以投资入股、融资等方式,投入江海区工业产业项目,探索合作工业厂房共享项目,带动恩平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鹤山—开平组合力打造“一程多站”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游径,利用“侨都赋能”工程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活动,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纵观三组结对协作的具体内容,“共进行动”饱含其中——共进产业、共进项目、共进文旅、共进品牌……目标都指向立足局部和当前,着眼全局和长远,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中,注入活水源泉,充分释放潜力,扎实推进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正如龙舟赛艇,需要各位桨手一鼓作气、心力同频,方能力拔头筹脱颖而出。我们可以看到,江门正通过培育一段行稳致远的“共进情”,找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处方药”,引导各县(市、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提振结对协作“精气神”。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我们坚信,随着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全面推开,将有力构建江门七“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新格局、新动能,让区域协调发展的“江门样本”早日实现全省示范,为把广东的短板变成“潜力板”作出坚实有力的“江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