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这天,在江门购书中心,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品味书香。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自1996年起,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对江门爱“阅”人士而言,他们拥有自己的幸福,在每个月28日——江门读书日,可以通过极具仪式感的方式,一起感受读书的欢乐,把阅读变成新的“生活美学”。
全民阅读新时代,浓浓书香润侨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民阅读,全面打造“书香味、学习范、创新型”文明城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于去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启动了“书香五邑·江门读书日”系列活动。
江门读书日,让阅读成为城市的一个特质,让阅读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让城市书香更“香”,让乡村也有“诗和远方”。随着江门全面推进公共文化事业、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全民阅读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文化生态得到充分涵养。
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
每个月的江门读书日,是市民陈婞最期待的日子。“每月28日这天,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一发布推荐书单,我就马上收藏起来,有空就细细品味。”对于爱书的陈婞而言,江门读书日这个浪漫日子每月如期而至,让其快乐不已。
阅读是享受美好精神生活的基本路径,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去年9月28日起,江门把每个月的28日定为江门读书日,并以“九个一”项目为载体,常态化、惠民化持续开展一系列阅读文化活动,从城市到乡村、从社会到课堂、从线上到线下,成为一场江门全民阅读的文化盛宴。
“您选书,我买单”常态化项目作为江门读书日活动的重头戏,深受广大市民尤其是读书爱好者的欢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作为“您选书,我买单”项目常态化的首位读者,在第一期书单中选阅了3本书籍。
据了解,该项目突出三大惠民举措:将图书选择权交给市民群众,广大读者在江门新华书店(江门购书中心)购阅书籍后,归还给图书馆作为馆藏书籍,由市委宣传部“买单”,实现图书借阅的“私人定制”;将活动时间从原来的读书日当天延伸到全年;将活动范围从市区覆盖至各县(市、区),广大市民、读者可以在江门购书中心挑选心仪的图书,以借阅的形式拿回家先读为快,然后归还给图书馆。
据统计,截至4月17日,“您选书,我买单”活动已购阅图书近8700册,近36万元,活动势头良好、社会反响热烈、社会关注度高。
新模式、新空间,让书香无处不在,让阅读遍地开花。近年来,江门通过搭建舞台,利用书香节、童书节、阅读日等形式,以及成立“邑起阅读大联盟”,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推广交流活动,促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涵养了江门人爱读书的风尚;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更让江门人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数据显示,仅江门市图书馆,平均每年就吸引读者约40万人次来馆阅读和参与阅读活动。
数字阅读服务让书香更浓
书香馥郁,硕果累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建成一批触手可及的图书馆、书屋,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城市书香更“香”,提升城市人文素养。
目前,全市共有自助图书馆64间,覆盖各县(市、区),其中蓬江区、江海区、恩平市已实现镇(街)全覆盖,并且通过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和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实现与当地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
为推进自助图书馆建设,提升基层文化造血能力,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江门市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结对子、种文化”工作为契机,积极引入各方力量参与自助图书馆建设,采取文教共建、文企共建,引导学校、企业、地产商等各类社会机构结对共建,以财政小投入推动自助图书馆建设全面铺开。
推广全民阅读,顺应时代潮流是关键。去年书香节期间,江门在活动中设置科技新态“触电”阅读区,让“文化+科技”更深入走进市民生活。江门市图书馆通过多媒体图书馆、VR技术体验中心、AI智能多元伴学机器人等阅读设备,让读者以虚拟现实技术等新科技形式感受“书香”。
青少年阅读是推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关键环节。“智能化设备和智慧化应用,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市图书馆副馆长骆红琴介绍,去年底完成改扩建后,江门市图书馆配备了AR、VR等设备,让青少年读者“沉浸式”走进书本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各级图书馆积极开展线上主题阅读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方式组织市民、学生用手机方式参与,丰富市民在疫情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推出了迎新春文化展等各类线上展览,以及名家讲坛、传统文化知识答题等各类线上活动,以此满足读者朋友不同的需求。”骆红琴说。
随着图书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普及应用,我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强数字阅读服务,成为江门近年来全民阅读工作的最大特点。
乡村也有“诗和远方”
侨乡大地,书香荡漾。过去一年,江门启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开展流动书香车下乡活动41场;组织开展500多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参与群众超过5万人次,让乡村也有“诗和远方”。
一个村落,一家书屋。在江门农村,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130个农家书屋,星星点点,各具特色;208万册图书翰墨飘香,是农村群众汲取知识的宝库。
蓬江霞村党群书屋传承了四任馆长,更有老馆长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位于江海“彩虹村”的一刻书屋、英南村的南堡书屋让“网红村”不仅有了艺术范,更添了“书香味”;新会大鳌镇的红旗书屋、红星书屋将红色思想灌输给下一代;开平苍城镇楼田村平安图书馆以古楼记录历史,承载着乡愁,在新时代绵延传承着侨乡文脉……
为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为群众办实事,2021年以来,市委宣传部以“优化农家书屋阅读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将加强农家书屋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通过优化整合、精品打造等方式,江门初步建成一批标准书屋、示范书屋,日常运转机制得到较大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持续增强。2021年,江门打造精品书屋2所、示范书屋12所、标准书屋100所。这些书屋,成为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加油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鹤山共和镇来苏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曾有读者在留言本上写下一句话:“农家书屋是我假期每天都来的地方,每一次阅读分享都非常精彩,收获很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乡村图书馆,农村的孩子才有更多拓宽视野的机会,村民们也依靠文化知识“富”起来,在缕缕书香中走进幸福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