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新会区委开展邑青联盟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
团新会区委广泛发动全区青年组建抗疫突击队。
团新会区委打造“青年之家”,积极建好用好活动阵地。
青年之家如同雨后春笋般建起来,全面覆盖11个镇(街);“青年同心圆计划”火热推进,港澳青年深入交流;风里传来阵阵欢笑,一段段如歌的青春故事在这里讲述……春暖花开时节,穿行葵乡,处处是蓬勃发展的青春“盛景”。而这盛景,正是新会区掀起新一轮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热潮的写照。
2021年5月,团中央正式印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团中央明确新会区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地区,同时也是江门市唯一的试点县(市、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团新会区委(以下简称“团区委”)抢抓县域共青团改革契机,以强化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为基本目标,聚焦重点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深化共青团改革聚集成势,打造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新会样本”,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新会当好江门“首善之区”和高质量发展标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张浩洋 魏海帆
高位纵深推进
持续增强团的工作力量
“请有序排队,每10人一组。”“请提前出示粤康码……”在核酸筛查采样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向市民们发出温馨提醒。为筑牢疫情防线,确保全区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3月,新会区开展全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团区委从严从紧从实落实市委、区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迅速响应,广泛发动全区青年组建抗疫突击队37支,动员各领域志愿者超6500人次投身抗疫“战场”,为新会区切实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贡献青春力量。
37支抗疫突击队中不乏基层团建指导员的身影,为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团区委以项目化、社会化招聘形式配备专职团的工作骨干7人,整合区、镇两级工作经费,组建基层团建指导员队伍12人。
此外,团区委下设直属事业单位新会区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2021年新增2名专职人员;从教育、国(央)企、“两新”、青年社团领军人物等领域物色选拔挂兼职副书记,参与团区委班子分工,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抽调青年干部2人,专项参与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团区委还积极孵化培育青葵社工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关爱帮扶等青少年事务,目前聘任社工38人。
改革试点成效如何显现?着力推动团干部素质提升是关键。“2021年,我们推动11个镇级团组织完成换届,落实镇级团组织书记由30岁以下党政班子成员兼任。”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专职副书记平均年龄27.6岁,同比下降2.1岁;配备2名30岁以下副书记,其中1名任职期间享受中层副职待遇(是江门市唯一实现该待遇的县〔市、区〕),平均年龄26岁,同比下降3.4岁。同时从退伍军人、青年“领头雁”、选调生、“三支一扶”人员等多领域选配镇(街)、村(社区)团干部,镇街、村(社区)经常性工作力量总数达到1116名,相比改革前增加179名,增幅19.1%。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团干部履职担当。团区委还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新会共青团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对直属团组织书记实行述职考核机制,考核结果通报至同级党委,考核等次为“不合格”的团组织,将约谈该团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并取消该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2021年,全区实行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对团组织工作报告书面评价机制,并将《关于2021年度新会区镇(街)团(工)委考核评议结果的通报》发至同级党委。2021年,在镇(街)党政班子换届、团组织换届中,22名优秀团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建立体制外专职团干部的薪资考核评价机制,制订《团区委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团区委工作人员薪资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目标,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级别晋升和薪资晋升挂钩,履职不力的实行退出机制。
打造品牌项目
推动团的组织多样化
“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让我对新会区人民法院的构成及日常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体验到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澳门籍大学生刘宁一在参加“青春冈州行 共融湾区智”青年人才同心圆项目后备受感动。他表示,看到法官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自律的工作作风,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忙碌身影,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据介绍,“青年同心圆计划”是团区委联合区委统战部推出的粤港澳(江门新会)青年交流合作项目,以“人文交流”“青年成长”“智库赋能”“结对共建”等四大计划为抓手,共开展粤港澳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青年人才产学研合作交流等活动22场。团区委还联合区委组织部推动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在新会设立广东办事处,成为首个澳门青年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代表机构,也是省青联主管的6个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代表机构之一,为进一步推进新澳两地青年交流合作打造新阵地。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感受到新会这个地方的底蕴和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新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深化了我们的家风教育和爱国情怀,更让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感谢政府为我们大学生群体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可以凝聚在一起,各抒己见,为助力新会发展贡献青年的力量”,2021年夏天,梁银欢参加的新会区青年暑期实践活动暨邑青联盟大学生返乡实践活动一直让他记忆犹新。
目前,团区委连续3年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组织返乡青年大学生围绕城区交通微循环、十大民生实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形成青年视角的调研报告及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该项品牌工程被写入了区党代会报告。
此外,团区委连续13年开展“青苗助学”项目,推动成立新会区慈善会青年基金,通过助学义卖等方式充分整合青联、青企联、青农会、社会热心人士等各界资源,帮扶解决我区困难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在日常生活、保学升学等方面的困难,并在暑假期间开展“星火计划”夏令营,以本地优秀大学生、高中生等学生志愿者为主要力量,面向困难家庭青少年开展特色教育实践课程,在推进教育帮扶的同时,也为广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参与社会实践、丰富能力经验的良好平台,项目开展以来共筹措社会资金超165万元,帮助困难青少年1.2万余人次。
除了打造品牌项目外,团区委还积极建好用好活动阵地,2021年,团区委指导挖掘盘活红色历史遗迹,打造1个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成立青年学习社1家。建立团代表联络站1家,制定《新会区团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落实“两联”工作机制,2021年联系团员青年4302人次,开展活动9场,帮助解决问题32个,切实打造成为团代表的履职平台、调研中转平台和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平台、纾难解困平台。新建“区—镇—村”三级青年之家23个,实现11个镇(街)全覆盖,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近80场次,覆盖人数超3000人次。其中,位于梁启超故居附近的茶坑印象青年之家,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开设农村电商培训和实操,为农村电商创业青年免费提供设备完善的直播间。同时,对接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澳门城市大学等单位,为港澳青年提供多元文化交流的窗口,举办了粤港澳(江门新会)高层次、高校青年人才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等,打造成为青年交流和投身乡村振兴的综合服务阵地。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
团区委着力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如今已培育青志协、青企联、青农会等青年社会组织6家,联系相关领域青年超1000人。建立社会领域团组织网上社群1267个,联系覆盖团员青年26856人。新增“两新”团组织52个,覆盖团员305人,新发展社会领域团员105名。
强化党建引领
完善团员管理机制
改革启动以来,区委高位推动部署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对试点相关工作作出批示4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1次。
2021年,推动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新会区2021年农村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双强双带”考评方案》,占比4%分值,进一步优化共青团工作考核评价方式;2022年,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党组织重视、团干部配备及培养推荐、经费保障等多方面作出具体指引。由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建立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助力江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夯实组织保障。同时推动新会成为江门市首个实现县域内镇(街)少工委全覆盖的县级(市)区,由各镇党委书记任镇少工委名誉主任,镇党委副书记任镇少工委主任,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党对少先队工作的统筹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新会区还将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经费纳入2022年度财政预算,为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将工业园区团委纳入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经费覆盖范围,不留基层团建经费保障空白点。创文常态化工作经费、预防青少年犯罪等多个工作项目常态化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在强化团教协作上,新会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团区委纳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区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实现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要点。实行团教干部交叉任职机制,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区教育团工委书记,并以席位制常态化参加团区委常委会会议;同时从教育系统物色优秀青年干部挂任团区委副书记。
党建引领团建,团员先进性持续提升。
“我们学校团委与北门社区进行结对,所有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都要来社区参与社会实践,平常在一些文明交通劝导、社会环境整治、家电义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见到我们学生的身影,这也纳入我们对学生团员、入团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规定。”新会技师学院团委书记杨咏琛说。
将“红领巾奖章”评选与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弘扬传统文化、红领巾讲解等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将“红领巾奖章”获得情况纳入少先队员推优入团评价内容是新会区狠抓团、队激励评价机制,推动共青团“两制”普遍落实的“生动实践”。对此,新会区制定了《新会区“红领巾奖章”实施细则(试行)》,2021年,新会区实现“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全县域覆盖,评选一星章15094人,评选二星章3190人,团员年度评议率和团员年度注册率均居江门各县(市、区)首位。
此外,为进一步狠抓发展团员规范化,新会区制定《新会共青团发展团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落实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等要求,并分初中、高中、职校、社会等领域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计划,确保发展团员调控工作精准化、科学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团区委还明确团建指导员工作职责,对基层团建指导员队伍开展专业化培训,安排团建指导员全面参与新会共青团2021年度发展团员核查工作,对全区1900名新发展团员档案开展线上+线下形式的全面普查,对发展团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同时,安排团建指导员与镇(街)团组织1对1进行结对,常态化督导检查结对团组织的基础团务工作,督查结果纳入对该团组织的绩效考核内容。
同时,为进一步狠抓团员教育管理。新会区制定了《新会区共青团员“4+N”积分管理制度(试行)》,分别在政治信念、组织生活、在岗(校)表现、社会实践等方面量化细化团员先进性标准,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员从入团前到入团后全生命周期的培育工作,积分评级结果与年度评先评优及推优入党资格挂钩。而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新会区中学团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则推动全区所有中学全部规范化建立团校,严格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讲授第一课制度,创新开展团员讲团课、特色实践类团课等方式,不断提升团课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