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2440700456174869A/2025-00139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 成文日期: 2025-06-06
名称: 科技创新赋能公路养护提质增效——鹤山公路事务中心联合高校团队开展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试验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6-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科技创新赋能公路养护提质增效——鹤山公路事务中心联合高校团队开展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试验

发布日期:2025-06-06  浏览次数:-

5月26日,鹤山公路事务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五邑大学丁功赢博士领衔的创新型材料研发团队合作,在国道G325线K62+300路段组织实施了新型环保材料“高性能水反应型冷补料”实体修补工程试验。鹤山中心主任施璟亮带领创新工作室技术骨干等近30人现场观摩学习,通过丁功赢博士理论性能解说与现场实操配料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高性能水反应型冷补料”的用料配比、技术参数指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展开深入研讨。

调和用料-2.jpg

沥青路面的坑槽是最典型的突发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S272、G325线“白加黑”路面改造,鹤山国省道管养段共139.533公里,其中沥青路面达124.54公里,占比89.26%,沥青路面的增多,随之带来路面坑槽修补养护负担的加重,为更好解决沥青路面坑槽雨季修补及频繁修补等难题,急需一种适应雨季且高强、耐久、同样要施工简便快速的新型冷补材料,以满足当前养护工作的减负所需。     

调和用料-3.jpg

本次试验选取的国道G325线典型坑槽病害路段进行施工材料对比,相较于传统热拌沥青修补工艺和常用的冷补材料修补工艺,该新型冷补料具有四大技术优势:一是突破性实现"即补即通",养护作业时间缩短80%以上,极大降低交通管制影响;二是具备优异的水敏反应特性,在潮湿基底仍能形成高强度粘结层,有效破解雨季养护质量不稳定难题;三是采用常温施工工艺,无需高温加热设备,单次作业能耗降低60%;四是原材料体系完全摒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全过程无有毒气体排放,符合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建设导向。试验过程中,技术团队严格遵循《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要求,重点验证材料初凝时间、开放交通强度值等核心参数。

夯实坑槽.jpg

据了解,高性能水反应型冷补料”已在国内多个地市得到应用结果显示,修补后的路面整体结构稳定,未出现松散或剥落现象,接缝处粘结优良,修补效果显著。目前,鹤山中心在新材料使用通车16小时后,外观完好,没有松散,没有下沉,后续将继续观察,并计划更换碎石进行二次试验。下阶段,鹤山中心将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在国省干线推广应用中持续优化材料配比与施工工艺,为公路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鹤山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