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007062853F/2023-00153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司法局 成文日期: 2023-04-04
名称: 开平市着力“司+侨”数字化服务打造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网络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4-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开平市着力“司+侨”数字化服务打造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智慧网络

发布日期:2023-04-04  浏览次数:-

  为提升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开平市司法局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充分借力大数据加强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以智慧赋能推动“一线接听、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办事服务体系实现“软联通”,为华侨华人返乡办事构建起“找得到、办得到、看得见”的智能化、数字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推动“司+侨”服务更精准、更便捷、更智慧,为侨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一、完善“找得到”的“多平台”服务体系,让群众“有门可循”。

  一是加大“粤”字号线上平台服务供给。积极对接“广东法律服务网”“广东政务服务网”以及“粤省事”“粤省心”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依托“统一受理、分类转办”形式,组织本市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为华侨华人提供语音、视频、留言等多形式的线上“接单”服务,满足24小时全时空咨询答疑法律服务需求。开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入驻各类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以来,共解决公共法律服务类线上工单70宗。二是深化“侨”平台服务应用。紧贴“江门智慧司法”小程序建设步伐,做好开平市法律服务机构信息和律师行业信息在“江门涉外法律服务地图”的定期更新和完善,方便华侨华人通过微信就能完成法律服务信息匹配,利用GPS定位服务随时随地就近选择服务资源,“掌上”直达“半小时法律服务圈”。三是优化电话接听响应。优选本地7家律师事务所热心公益事业的律师以轮值制、坐班制的形式入驻开平市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前台,确保对智能手机、电子产品操作有困难以及行动不便的侨胞长者只需要通过电话就能“一对一”咨询法律问题。此外,加强市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5个镇(街)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专窗与“12348”“12345”等电话热线的服务衔接,确保值班人员对公共法律服务电话诉求做到精准导流、立即响应。

  二、探索“办得到”的“在线办”服务模式,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夯实“一网通办”服务,一是“区块链+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申办人户籍信息、婚姻状况和不动产登记证明实时查询,助力华侨华人公证事项“秒核”。二是“广东省开平市公证处”微信小程序线上提供办证指导、预审等服务,市公证处办事服务微信群今年以来提供的办证咨询已达上百人次。三是法律职业资格认定的初审和复审、律师执业审核、变更和注销等53项司法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实现线上咨询或办理,努力让申请人“最多跑一次”。

  三、搭建“看得到”的“家门口”服务网络,让群众“足不出户”。

  今年以来,开平市社区矫正中心每月为香港同胞提供的远程视频会见服务,从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上切实减轻了往返探视造成的不便,累计面向服刑(戒毒)人员家属免费提供远程会见探视服务共36场次。利用开平市司法局政务门户网站、“看开平”APP法治开平频道为华侨华人学法打造普法“云学堂”,开设政策法规、法治宣传案例库和作品库等学法专栏,足不出户在家就能了解国内法治资讯。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联络微信群268个,定期向村(社区)推送华侨华人关注的法律信息和热点,为华侨华人返乡创业提供线上法律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华侨华人投资信心。

  接下来,市司法局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以优化线下服务,深化线上供给的形式,建强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华侨华人公共法律服务新需求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