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到了大发展的关键节点,而招商引资又是众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怎么把这些工作抓好?关键就是要抓好产业招商,这是我市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主要着力点。”市长王南健在昨日召开的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强调。市领导王晓、赵翠玲、陈佳林、赵树培等出席会议。
招商选资要把好三道关
怎么才能做到招商选资呢?王南健说:“过去我们通过严把‘绿色门槛’——环保关和‘黄色门槛’——亩投资强度来展开招商选资,现在我们还要把好‘金色门槛’——产业招商关。这样我们才可以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王南健用“五个有利于”分析了我市紧抓产业招商的必要性。一是有利于打造产业链,使其成行成市;二是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三是有利于服务平台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增强创新研发能力;四是有利于抢占先机,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权;五是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王南健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具备了产业招商的基础条件。首先,近年来我市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猛、发展快,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其次,通过多年努力,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我市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优势依然存在;再次是短板突出,但也意味着这些短板领域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大,最有可能引进好项目。
产业招商出手要“重”
如何展开产业招商呢?王南健要求,一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二是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招商队伍的学习培训,经济结构要转型升级,各级领导干部的知识结构也要转型升级,招商队伍更应进一步专业化;三是抓产业招商出手要“快”、出手要“重”。出手“快”,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出手要“重”,就是要下最大决心,大气魄实行特事特办、灵活措施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但是下重本,不等于不计成本,不计回报,而是在通盘考虑后,要效益第一,让小利得大利,让当前得长远,以政策空间换产业发展争先的时间。要把引进外资和内资并重并举,实现招商引资的两翼齐飞。
出口转内销非权宜之计
对于今年的外贸工作,王南健强调大力抓好外贸进出口工作的同时,要做到扩出口和促内销协调发展。出口转内销是权宜之计还是战略决策?王南健指出,出口转内销绝不是权宜之计,我们要把出口转内销上升到整个经济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来认识。
王南健强调,必须把促内销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央、省均提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的转变就是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出口消费拉动转变,突出投资出口消费的协调拉动,这就要求特别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而努力做大内销市场,不但有利于国际贸易平衡、增加地方税收、提高企业效益,还有利于提高我市企业未来国际竞争力。
王南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下大力气帮助出口型企业开拓内销市场。首先,要深入出口生产及贸易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在促内销方面的诉求,并分类指导解决;其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扶持措施,在展销会等方面进一步帮助出口企业打开内销市场;第三,要总结推广企业出口转内销成功经验,并建立出口转内销的统计和考核机制。
会议还宣读了《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文字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