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晒”有几个意思吗?
晾晒、展示、完全……
“晒”还与网络热词“凡尔赛”
有几分相近!
要问江门人“凡不凡”
这个可能无从下定论
但是要问起江门人的“晒”
这可是刻在DNA里的功力!
只要一个架子、一片空地
江门人就能给你晒满整个秋天
@江门街坊
你今年开始“晒”了吗?
彭伟宗 摄
晒陈皮
金秋十月
新会柑迎来了采收的季节
岑锡斌 摄
岑锡斌 摄
开柑去肉,翻皮晾晒
阳光悄然带走了柑皮的青涩
时间无声地沉淀出陈皮的醇香
梁汝钦 摄
彭伟宗 摄
温顺的陈皮水鸭汤
酥脆的陈皮排骨
还有回味绵长的柑普茶……
江门人巧妙地把陈皮和各种食材搭配
变幻出活色生香的美味佳肴
龚静 摄
从点睛之笔的佐料
到大放异彩的主角
陈皮的巧用
是对味蕾层次的进一步丰富
也是岁月味道的留香
李样尊 摄
彭伟宗 摄
彭伟宗 摄
“晒”金秋稻田
秋风拂稻穗,处处漫稻香
五邑大地
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
处处泛起禾海稻浪
郭永乐 摄
行走在田梗上,微风吹过
哗哗作响,稻浪翻滚
扑面而来的泥土香
混合着稻子的清香
郭永乐 摄
日渐金黄的稻田
与田间散落的碉楼、袅袅的炊烟
劳作的人群、远处的群山
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秋色画卷
仿佛在提醒大家:
一个丰收的秋天快到来了
郭永乐 摄
郭永乐 摄
晒腊味
“秋风起,食腊味”
在江门街坊眼里
腊味称得上是一道
牵绊着乡情的美食
龚静 摄
龚静 摄
江门街头巷尾弥漫着
腊肉、腊鸭的诱人香味
乡间作坊式的腊味制作传统
让这款美食
充满最地道最纯正的本土风味
彭伟宗 摄
江门礼乐腊味
新会双水腊味
鹤山址山腊味
恩平那吉腊鸭
……
各地腊味和而不同
都有着最地道的至臻风味
图源:江门日报
在江门人的饭桌上
腊味是必不可少的点缀
在凉爽的秋日
吃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味饭
那浓郁的香气、粘稠的肉汁
实在让人垂涎三尺
梁少华 摄
晒鱼干
秋季凉爽,风大而干燥
阳光强烈,特别适合晒鱼干
何树炯 摄
屋顶、阳台、鱼塘边……
在江门的农村地区
不少家庭晾晒着一排排鱼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香
关锐荣 摄
彭伟宗 摄
在新会区睦洲镇
不少家庭会晒制鲮鱼干
鲮鱼干,是将鲮鱼晒到五成干后
涂上特制的腌料再晒干
所以又叫“封鲮鱼”
钟其英 摄
在当地市场
店铺挂起一捆捆封鲮鱼
来挑选的顾客络绎不绝
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黄鱼、河虾、黄沙蚬
睦洲河鲜“三宝”久负盛名
但睦洲镇晒秋的特色美食——鲮鱼干
你试过了吗?
图源:魅力睦洲
晒海货
秋海静蓝
台山川山群岛上的晒场
亦是色彩浓艳
海船拉回大批量海货
密密的竹帘散开去
红虾、海鱼填满每一处空地
甚是壮观
太阳裹着海风
发酵着每一只海虾、每一条鱼干
温度高一度,日照长一秒
鲜味就浓一分
晒白菜
空地上一排排晾晒着白菜的竹架
颜色层次分明
有刚晾上的翠绿白菜
有晒至半干的鹅黄白菜
还有完全干透的金黄菜干
靓菜干的菜梗呈金黄带透明
一阵浓郁清香的菜干香味扑鼻而来
彭伟宗 摄
图源:江门文旅
晒场是伸展的画布
晾架是纵横的线条
已干或未干的白菜
是层次丰富的色彩
青砖老屋是静谧的背景
构成一道秋日独特的风景线
图源:江门文旅
图源:三江发布
江门人素爱煲靓汤
白菜干可以用来制作多款美味
味道香甜,且营养价值高
如南北杏猪肺蜜枣菜干汤、
黄豆猪骨菜干汤、
菜干咸骨粥、菜干瘦肉粥等
陈方欢 摄
图源:江门文旅
晒秋,“秋收冬藏”的劳作
秋日最斑斓的物语
蕴含着古往今来劳动人们的智慧
从调料配方到晾晒天数
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秘方
春秋轮回,一载又一载
侨乡人民“晒”出
平淡幸福的生活状态
来源:江门文旅综合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