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700773078264R/2022-00998 分类:
发布机构: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11-04
名称: 古劳水乡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
文号: 不编号 发布日期: 2022-11-0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古劳水乡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

发布日期:2022-11-04  浏览次数:-

古劳水乡近日再添一项

“国字号”牌子!

中国侨联确认第十批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古劳镇入选!

成为鹤山首个

国家级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国侨联以“侨与中国梦”为主题建设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华侨文化交流平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文化自信。

古劳镇位于江门鹤山市北部的西江河畔,是珠江三角地区最典型的水乡特色小镇,户籍人口3.3万多人,旅外华侨、港澳同胞6.9万多人,是著名的侨乡。古劳水乡不但水甜土腴,而且人杰地灵。鹤山古劳镇是咏春拳开派师祖梁赞,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被誉为“一门俊杰、五代豪门”的香港李石朋家族,香港著名导演、电影《叶问》出品人黄百鸣,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等名人的故里。鹤山古劳镇侨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以舞龙、舞狮、舞拳等为体系的“与鹤共舞、舞动世界”的特色侨乡文化。江门华侨城与古劳结缘,计划投资50亿,秉承“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开发模式和策略,以“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为主题,形成以文化为引领、以生态为本底、以乡趣生活为核心体验的十大度假产品组合以及一座没有围墙的水乡博物馆,将古劳水乡全力打造成为“中国醉美岭南水乡”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生态旅游度假标杆。百年暨大进驻古劳镇,开设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是暨南大学百年侨校+江门千年侨乡+雅图仕公司著名侨企——“三侨”联合办学的积极探索。

(一)古劳水乡旅游区

古劳水乡作为岭南难得一遇的原生水乡,鱼塘星罗,河网纵横,村落、流水、石桥、围墩、古榕散落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致随处可见,这些也正是水乡别具一格的特色。

2019年,华侨城集团进驻古劳镇,赋予古劳水乡以全新的创想,打造醉美岭南水乡。2020年一期首开区率先开放了古劳水乡游客中心、“横海游梦”游船项目。2022年春节,古劳水乡一期正式面客,对外开放了三大乡趣新品:童梦村乐园、上古劳圩滨水商业街、乡野时光,同时,“横海游梦”游船新添夜游新体验。

古劳水乡旅游区是鹤山政府探索“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特色发展之路的有益尝试。“古劳水乡项目的迅速落地,为游客营造‘人在船中、船在景中、景在心中’的美好意境,展开一幅悠游动情的水乡故事画卷,体验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

江门华侨城采用“留住原住民、共享共建、开放式运营”的开发策略,呈现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留住古劳水乡最动人的一面。

江门华侨城以文化回归生活的深度体验,还原水乡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将在地文化融入产品体验,使书本中原生乡土人物和风物在目所能及的地方,实现乡趣生活美学的全场景呈现,开启乡趣新视野。

(二)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

2020年10月,百年侨校暨南大学进驻鹤山市古劳镇,设立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是侨乡、侨校、侨企的合作,不但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而且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联合办学项目依托雅图仕良好办学环境,充分发挥暨南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提供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助力内地与港澳合作交流,助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技术升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

(三)咏春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山古劳偏身咏春拳是咏春拳王梁赞先生晚年归隠古劳故乡颐养天年时,结合其一生的武学心得,吸取了多家拳种之长,对其早年在佛山所传三拳一桩之咏春体系的进一步提炼升华及融会贯通。

为弘扬咏春文化、传播武术技艺,古劳水乡将梁赞及其门下多个咏春传人(王华三、冯朝振和冯根珠)的故居、纪念馆及近十家咏春家庭武馆和古村落等一系列生态人文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以咏春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路线——咏春传承道。

“鹤山梁赞,世界咏春”的武术文化在这里得到更大、更有效的宣传与延伸。在游览“咏春传承道”这条寓无形以有形之道的过程中,既能欣赏古劳乡村的自然人文风光,又能了解梁赞咏春文化的发展历程,接受的古劳咏春文化的熏陶。通过这段奇妙又充满正能量的旅程引领观众领略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

(四)龙舟

五月升平看龙腾,方识古劳人。鼓如擂,烟似云,动桡雾气生,吼声破山门……在江门鹤山市,每逢农历五月,这样“龙舟争渡,助威呐喊”的场景都会反复上演。

“古劳三夹腾龙”被列广东省级非遗名录,是一项深受鹤山市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活动和体育竞技运动,为新“鹤山八景”之一。

“三夹”是沙坪河和升平河(又称古劳河)汇流后在古劳形成的水道。“古劳三夹腾龙” 传统民俗活动在鹤邑水乡有数百年历史。乡民把龙及龙舟当作是吉祥之物。他们祈求每年对龙拜祭,舞了龙头,“扒”了龙舟,洗了龙舟水,吃了龙舟饭后,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人兴财旺、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古劳三夹腾龙” 传统民俗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即起龙舟、赛龙舟、埋龙舟。

古劳水乡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众多的古劳籍侨胞都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他们对家乡民俗文化的热爱藏在了骨子里。龙舟竞技中所要求的协调与团队凝聚力,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团结、拼搏和进取精神。古劳“三夹腾龙”龙舟竞渡以龙舟为媒,搭建起了象征着人民同心同行、同向同力的文体合作新平台、民间交流新桥梁。广大侨胞热情参与,一叶龙舟承载乡情凝聚民心。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建设,香港、澳门和珠海的交往更加频繁,将涌现更多类似以龙舟为载体的交流平台,畅叙乡情,加强文化交流,助力共建世界级大湾区。

(五)李氏家族

鹤山古劳上升村有600多年村史,是“广东省著名的古村落”,也是江门市级美丽侨村。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约7000人。

上升村坐北朝南,有“三间两廊”的青砖小瓦房岭南水乡特色建筑。村内还有李氏宗祠、雪莲祖李公祠等祠堂建筑。

数百年来,李氏一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从这里走出一个李家成,带出“一门俊杰,五代富豪”的香港李氏家族(李家成、李石朋、李国宝、李国章、李国能),在香港影响力绵延不断,涌现出众多精英,创造香港众多的“第一”。李氏族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活跃在商界、政界、文化界,不断激励后人在新时代奋发上进,继续在家族史册上谱写生动、华丽的篇章。

(六)双桥横海

横海村是整个水乡核心区域,历经700年岁月依旧保留着原生岭南水乡风貌。鱼塘、石板桥、榕树、河涌、夏荷、白鹭等造就了质朴纯真的水乡环境,有着繁忙的城市无法企及的自然风光。这里堤内有塘,塘边有地,地上有树,树间有村,村里有桥,桥下有河,河中有船。

横海浪是水乡最大的自然湖泊,面积约500亩,被誉为古劳水乡的“母亲湖”。这里水质清澈见底,鱼类超过30种,禽鸟类超过1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在此栖息的有数千只。

在古劳水乡横海村,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此处藏着一座岭南翰园——汇合水景观和古典建筑为一体的书法艺术园林。岭南翰园的创建者郑荣明老师在书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是广东书法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学者型的“新文人书法”代表书法家。横海乡村里加入了书法元素,是中国文化和乡村野趣双结合的典范。

泛舟游览水乡的游客大多选择在横海码头上岸,感受横海村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风情。

到一个地方,总要品尝当地美食。横海村隔壁双桥村的双桥圩就是远近闻名双桥鱼皮角的出产地。双桥鱼皮角皮薄馅靓、小巧玲珑、味道鲜美,不容错过。

古劳水乡这个“东方威尼斯”,到处呈现着“鱼米之乡”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