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至28日,全省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深入推动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江门市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的系列经验,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1310”具体部署,念好新时期“山海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扎实推动“厦门实践”经验在广东落地见效。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康晋斌主持。江门市副市长林健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现场交流会议精神,充分肯定近年来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深入分析当前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谋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会议指出,“厦门实践”蕴含着“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坚持战略谋划、规划引领,坚持高位推动、依法治理,坚持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坚持尊重自然、科学治理,坚持问题导向、一湾一策,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等宝贵经验,是美丽中国建设、人海和谐的典范,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万物谋和谐博大胸襟的生动体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丰富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厦门实践”经验的核心要义、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制度启示,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有效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
会议要求,要学习运用好“厦门实践”经验,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各领域、全过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厚植美丽广东的生态根基,用心用情绘就岭南山川城乡绿美实景图。要持续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健全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持续扩大全省生态保护修复的影响力和硬实力。
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余兴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正高级工程师乐琪浪深入解读“厦门实践”经验,分析当前国内外生态修复发展趋势与未来重点攻坚方向。江门、湛江、韶关、梅州市等地市自然资源部门作典型经验交流。
在江门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考察调研了新会区泰盛石场矿山治理复绿项目和台山镇海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项目。
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地质局、省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同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处室、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圳市、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以及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同志,江门市相关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和有关活动。
会议现场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作讲话
江门市副市长林健生致辞
江门、湛江、韶山、梅州市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现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