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府办[2009]14号

印发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府办[200914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十三届三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农业局反映。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快我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消化、集成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确保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及规划思路

(一)功能定位。示范基地位于鹤山、开平两市行政区域内, 范围涉及开平市的月山、苍城、龙胜、马冈、大沙等镇和鹤山市的双合、宅梧、云乡、址山等镇,面积共计12万多亩。建设内容以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为主,开展科研、推广、培训工作,发展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包括良种良法引进试验示范、成果转化集成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产业体系和服务模式建设、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普等6大功能。通过4-5年的时间,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较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争取创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二)规划思路。总体规划包括核心区、成果转化区、辐射带动区。

1.核心区:约2200亩,该区作为示范性区域,是规划、建设、投入的重点。按照高效、低耗、循环、安全的农业生态模式规划为四大片区:

(1)科研与设施农业区;

(2)大田作物种植示范区;

(3)水产养殖示范区;

(4)综合服务区。

2.成果转化区:约20000亩,该区作为一般性效益区域,经营和管理关系暂不作改变。按照基地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提升畜牧业(生猪、乳鸽、蛋鸭、肉鹅)和林业(速生丰产林、绿化苗木)的产业水平。

3.辐射带动区:约100000亩,主要是示范基地总体规划所涉及和影响到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区域。该区将与鹤山市已规划建设的宅梧-双合农业生态区和开平市月山、苍城、龙胜、大沙高效农业区连在一起。按照农民的意愿,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接受核心区、成果转化区的示范辐射,带动该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经营承担单位和运作经营模式

(一)示范基地的建设管理经营承担单位。示范基地核心区建设管理经营由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承担。该中心是经市编办批准同意设置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应用生物技术,引进改良、繁育推广国内外农业新品种;探索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的建设模式,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跟踪引进、吸收消化、集成创新;培养、聚集农业科技高级人才,对农户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二)示范基地的运作经营模式。示范基地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经营的运作管理模式。其中,核心区土地由政府划拨给建设管理经营承担单位使用,由建设管理经营单位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核心区经营分公益性和市场运作两部分:

1.公益性部分。示范基地核心区坚持示范、效益并举,示范为先。由创新中心负责对基地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重点是利用好现有条件,充分发挥现有的“农业部南亚热带作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农业部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区蔬菜集约化育苗建设项目”的作用,加快南亚热带名优稀蔬菜、花卉、果树、珍贵树种等新品种引进繁育,跟踪引进国内外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其次是充分发挥现有的“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的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新技术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形成主导技术产品,如优质动植物种子种苗、生物药、生物肥(饲料)等,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农民培训、农业科普工作,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产品。

2.市场运作部分。以规划带动招商,按核心区产业功能布局招商选资,引进高素质企业或种养大户特别是引入台湾农业企业和创业农民进行经营。经营者须服从示范基地的统一安排、管理和指导,承担大田科研示范项目,发展高效农业,生产高端农产品(优质高值蔬菜、水果、花卉、水产品等),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引进优质旅游企业,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农业。经营者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缴交适当的土地使用费。

3.经营收益处置。示范基地核心区经营收益,一方面用作示范基地的正常运作和发展经费;另一方面用作扩大良种良法引进、开展科研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实施经费。

三、示范基地建设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

(一)建设投资规模。示范基地核心区计划总投资6860万元,其中土地回收200万元,土建工程6231万元,仪器设备429万元(投资明细详见附件)

(二)资金筹措。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市本级财政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视财力状况适当安排建设资金,每年安排一定的支农资金作为项目配套和管理经费。二是在市本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留成部分安排一定建设资金。三是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筹集农业、科技项目资金。四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筹措产业开发资金。五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争取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经费投入。

四、示范基地核心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按照 “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网”的高效农业园区要求,抓好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一)加固扩容小山塘3座,总库容20万立方米;整治河涌,筑堤清淤,建成主灌渠3.5千米,分级筑坝蓄水。

(二)建成路渠及生态景观相结合主干路3.5千米

(三)配套完善农电电网,建设500千瓦农电变电站一座。

(四)建设标准农田1400亩,其中回填鱼塘800亩;建设现代化标准鱼塘400亩;更新改造林地200亩,建立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品种资源库。

(五)建设各类型设施大棚300亩,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六)建设科研培训服务综合大楼3000平方米

五、实施计划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力争2012年基本完成核心区建设。

(一)2008年:完成核心区土地测绘、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开展总体规划、环境评估等立项前期工作;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二)2009年:完成总体规划、环境评估等立项前期工作,争取项目省级立项;开展项目基建工程的设计、招投标等工作,启动已回收土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科研试验项目和基建工程同步推进的思路,开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国家项目)和南方大豆(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项目)、有机香蕉等试验示范;做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2010—2012年:根据土地回收和基建资金筹集情况,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申报实施农业、科技项目,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新型农民培训,初步发挥良种良法示范带动作用;统筹现代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引入旅游企业,开发高端农产品、田园观光、休闲运动、农业科普等农业旅游精品,积极争取旅游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将示范基地农业旅游与我市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温泉旅游度假(恩平、开平)等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包装,打造成游、玩、吃、购、娱一条龙的黄金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 

 

附件: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2.设备购置投资明细表  

 

附件1

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序号

项目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单位

投资额(万元)

合计

(万元)

1

土地回收

土地回收、建筑拆迁、补偿

2200

200

200

2

道路

主干道

3000

240

300

桥梁

3

60

次干道

8000

320

384

机耕路

8000

64

3

排灌系统

主排灌河

3000

880

1406

水陂(闸)

4

80

排灌站

2

20

主排渠

8500

136

次排渠

20000

260

排洪渠(土方挖运)

3800

30

4

山塘水库加固

 

2

40

40

5

标准化鱼塘建设

 

700

280

280

6

鱼塘回填

 

60

万立方米

900

900

7

现代化标准农田整治

土地平整

1500

330

641

土壤改良(种绿肥)

1500

135

农田林网及水土保持建设

2200

176

8

供水

输水管

4000

100

140

深水井(含水泵、水塔)

2

40

9

农电电网及配套

10KV变电站

1

50

164

供电线路

6000

90

园区公共照明系统

60

24

10

节水灌溉

建储水池

1

80

176

节水设施

1200

96

11

废弃物处理

人工湿地生物处理系统

2

20

60

沼气处理系统

2

40

12

综合楼

科研、培训、服务大楼

3000

平方米

600

600

13

农业设施

建设各类型设施大棚

30000

平方米

1140

1140

14

总计

 

 

 

6431

  

附件2

设备购置投资明细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总价(万元)

1

科研生产设备

109

 

232.50

1.1

机耕拖拉机

2

16.00

1.2

植保机械

12

24.00

1.3

旋耕机

2

5.00

1.4

收割机

2

36.00

1.5

烘干机

2

4.00

1.6

农用运输车

1

18.00

1.7

插秧机

2

13.00

1.8

斗车

20

4.00

1.9

喷雾器

40

10.00

1.10

起陇机

5

2.50

1.11

喷灌设备

20

50.00

1.12

实验室仪器设备

1

50.00

2

生产辅助设备

30

 

136.00

2.1

肥料生产设备

1

15.00

2.2

污水处理设备

2

15.00

2.3

育苗生产线

2

16.00

2.4

玻璃温控设备

5

60.00

2.5

鱼类养殖设备

20

30.00

3

办公培训设备

17

 

9.70

3.1

台式电脑

8

4.00

3.2

手提电脑

2

2.00

3.3

投影设备

1

1.50

3.4

电视机、DVD

1

0.80

3.5

打印机

2

0.80

3.6

扫描仪

1

0.30

3.7

数码相机

2

0.30

4

质量检测设备

7

 

50.8

4.1

显微镜

2

0.80

4.2

农残检测箱

2

3.00

4.3

电子天平

1

0.40

4.4

农产品质量检测仪器

2

46.60

5

合计

163

 

429

 

(采集:赵岚 编审:叶海林)

<返回

发文日期:200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