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门财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中央推进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和省、市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工作部署,聚焦加快平台建设、强化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添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蓄势赋能。
一、聚焦“建平台”,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发挥重点平台载体支撑作用,积极争取省支持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项目经费3亿元,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2亿元用于建设全国唯一、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微子主题科普馆,充分发挥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区域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二是支持建设江门双碳实验室,2024年安排6000万元用于推动江门双碳实验室成为首个“双碳”领域的粤港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科普教育基地,获国家级、省级、国际合作等项目39项,申请发明专利14项,孵化企业4家。三是支持建设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2024年安排1250万元用于支持建设“1+6+N”服务体系,与企业共建64家协同创新中心,引进75名博士科技特派员与江门企业结对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引进孵化科技企业121家,帮助企业解决200多个技术难题。四是支持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024年安排53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对获批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的分别给予最高3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助。
二、聚焦“强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是支持创新主体联合港澳高校申报粤港、粤澳科技创新联合资助项目,2024年安排16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大湾区科创生态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二是支持孵化载体提质增效,2024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兑现《江门市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提质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目前全市已有国家孵化器4家,孵化器总数达34家,在孵企业超1000家,其中1家孵化器首次获得国家运营A级(优秀)评价,2家孵化器获得B级(良好)评价,获历史最好成绩。三是支持建设科技信贷政策体系,统筹省、市资金261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扩大科技金融的覆盖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施“邑科贷”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效益。
三、聚焦“优生态”,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一是支持办好“科技杯”双创大赛、“无限创新”江门科学技术奖,培养发掘更多“金种子”企业,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来江门创新创业。二是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农科所等科研院所不断优化内部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持续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三是持续举办“邑科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各类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四是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运用“邑科贷”纯信用无抵押贷款等方式多途径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