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江门财政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穿透式监管工作,主动构建资金全链条监管体系,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市县新建项目均已纳入穿透式监管,并在全省率先试点基建项目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资金支付。
一、强化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局内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建立“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严落实”的工作机制,集中骨干力量推动试点工作落地。二是建章完善工作机制。会同市发展改革局编制印发工作方案,构建工作框架制度、明确具体工作要求,为全面铺开试点工作夯实基础。三是做好新旧政策对接。梳理现行的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对标穿透式监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规程,避免新旧政策冲突。
二、强化对接,有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强化“纵向”交流。一方面对接省财政厅,跟进了解上级政策变化、工作要求,持续提升政策储备和业务能力,适时反馈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堵点、难点。另一方面培训指导下辖县(市、区)财政局开展工作,将工作做早、做实、做好。二是加强“横向”联动。一方面建立与市直相关业务部门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合力推动监管工作顺利落地。另一方面构建政银企对接机制,帮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破解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统筹,加快推动工作落地。一是提前谋划全面铺开试点。提前谋划布置全局工作,在推动市本级2个试点项目上线实施监管的基础上,5月份起明确要求市本级今后新上项目原则上全部纳入监管,各县(市、区)同步推进前期准备工作,下半年起所有新建项目纳入系统监督。二是精心挑选试点项目。按照“新旧搭配”原则,选取有稳定资金来源的在建项目和刚刚签订施工合同的新建项目进行试点,确保试运行监控系统期间可形成有效的支出数据。三是注重形成示范经验。灵活开展资金监管工作,注重经验总结,推动试点项目“一方创新,各方复用”,及时将有效经验推广全市,通过“少走弯路”加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