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出身份证号码及相关个人信息,还能拿出警官证、拘捕令、银行开户信息、银行卡、银行存折等图片,看着这些“铁证”,怎么能不陷入骗局。近日,江门市蓬江区的一名女事主遭遇电信诈骗,幸得民警及时劝阻,让骗子未能得逞。本期,江门市反电诈中心民警帮你梳理这类“冒充公检法”的骗案手段和防范技巧。
案情回顾:
民警上门劝阻被骗的女事主
近日,江门市反电诈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和侦查,截获一条疑似诈骗的可疑信息。经核实确认后,立即指示蓬江公安果断处置,当即致电涉案事主谭女士,力争在骗子得逞之前,劝阻事主。然而,当民警在电话里向住在蓬江区棠下镇的谭女士阐明该起电信诈骗案,并提醒事主切勿听信对方的谎言时,却遭到谭女士的质疑。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棠下派出所民警立即上门劝导。经过民警耐心的解说,谭女士终于冷静下来,相信民警所言为实,并对民警及时、热心的劝解表达了谢意。
“假警察”准确说出个人信息
据谭女士描述,当天上午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谭女士:喂,(你是)哪里啊?
“警察”:你好,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刘警官,你现在涉嫌一起洗钱案,请你配合我们进行调查。
谭女士:什么?怎么可能!你们搞错了吧!
“警察”:我们公安局的系统检测到你于七天前在上海市办理了一张某银行的银行卡,该银行卡与洗钱案有关。
谭女士:怎么可能?我都没去过上海。
然而,对方却口气强硬,并能够准确说出谭女士的身份证号码及相关个人信息。“警察”:如果你确实没办过,那就很有可能是你的个人信息外泄了,并且已被犯罪嫌疑人所利用,需要你立即配合我们调查,否则将会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警察”的一番话,迫使谭女士不得不相信自己的信息被盗用了。接着,对方便以查案为由添加谭女士为微信好友,并向事主发送了警官证、拘捕令、银行开户信息、银行卡、银行存折等图片。看着这些“铁证”,谭女士顿觉心惊肉跳,脑海一片茫然,完全听信了对方。
幸运的是,蓬江公安的民警及时联系她,耐心劝说,使她恍然大悟,避免了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伪造证件拘捕令等
江门市反电诈中心民警介绍,嫌疑人首先通过不法途径窃取到受害人的联系方式和个人信息,然后假冒警察身份联系受害人,并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
民警表示,一旦受害人提出质疑,骗子便利用窃取到的受害人个人信息和向受害人发送伪造的警官证、拘捕令等证件,迷惑受害人,同时以不配合调查,就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为由,对受害人进行恐吓,迫使受害人就范。
警方提示:
公安机关不会要求群众汇款
公安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群众进行汇款、转账等操作,凡是自称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要求向其汇款、转账或是索要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的,一定都是骗子。当对方提出此类要求时,请务必坚持不听、不信、不转账,并立即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