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喝的酒,还算酒驾吗?”不少人认为,晚上喝完酒只要睡一觉起来,酒精就已经代谢完了,开车也没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睡醒≠酒醒!近日,就有一位驾驶人“自投罗网”,因“隔夜酒”被查出酒驾,最终依法受到处罚。
案例警示 近日,驾驶员赵某驾车到台山交管大队赤溪中队窗口办理交通违法业务。刚进入中队大门,民警便注意到赵某面色潮红;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民警察觉到他说话时还散发着浓烈酒气,随即对其是否存在酒后驾驶行为进行询问。 面对民警的询问,赵某承认了自己酒后驾驶机动车前来交警中队的事实。民警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65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经调查,赵某前一日曾饮酒,因次日上午急于办理交通违法业务,心存侥幸直接驾车前往,未料刚到窗口就被识破。目前,赵某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已被依法处以罚款2000元、驾驶证记12分并暂扣6个月的行政处罚。
许多驾驶人以为睡一觉、休息会儿,酒劲儿就过去了,但往往忽略了体内酒精浓度还很高的事实,从而发生因“隔夜酒”导致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
01 什么是“隔夜酒”驾车 “隔夜酒”驾车就是驾驶员前天夜里喝酒,第二天体内酒精没代谢干净就开车,此时开车也可能属于酒驾,甚至会出现醉驾。隔夜酒消除的时间与个人体质以及喝了多少酒都有关系。 02 关于“隔夜酒”的误区 “隔了一夜,酒早就醒了?” 酒后驾驶的认定不以时间为界限,而是以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只要体内酒精含量超标,不论距离饮酒的时间过去多久,此时驾驶机动车仍属于酒驾(醉驾)。 “人醒了,酒就醒了?” 酒精在人体内代谢需要时间,每个人的体质也会影响酒精代谢速度,因而会出现“隔夜酒”“隔餐酒”导致的酒驾或醉驾。 “多喝水就能稀释酒精?”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短时间大量饮水无法改变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因此短时间内喝水无法影响检测结果。 03如何避免隔夜酒驾? 1、饮酒后至少间隔24小时再驾车,确保酒精完全代谢。 2、使用便携酒精检测仪,确认含量低于20mg/100ml(酒驾标准)再开车。 3、代驾或公共交通: 安全又守法,切勿冒险! 请各位司机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隔夜酒劲藏隐患,若不确定酒精是否完全消解,请勿驾车出行,切勿存在侥幸心理,安全出行才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