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公路故事,树立先进模范,提升养护合同工的荣誉感,激励江门公路人不断争创佳绩,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市公路事务中心决定开展“争当最美养护合同工”活动,评选及表彰江门市公路系统“十佳养护合同工”。经下属各养护中心推荐,共有18名养护合同工入选。今天,“江门公路”微信公众号将推送台山公路局温泉养护中心最美养护合同工候选人事迹,敬请关注!
邝超武
“养路日当午,汗滴路边土。”这句打油诗是从事一线公路养护工作的邝超武的真实写照。风吹日晒,寒来暑往,他橘红色的身影所过之处,是畅安舒美的台山公路,他把自己闪光的足迹留在了脚下的大路上。
不年轻的新班长
今年47岁的邝超武是台山公路局温泉养护中心的一名公路养护工人,现任合水养护点的班长一职。他出生在公路人家庭,和公路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他总看着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奔波于公路之上;长大后,他哥接过了退休父亲手中的工具,继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看着父亲、大哥忙碌于公路上的背影,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对公路行业产生了特殊的感情。2017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43岁的邝超武也成为了一名公路养护工人。或许是深受父亲、大哥的影响,刚踏入公路行业,面对着种种恶劣的工作环境,邝超武却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他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比年轻人更有活力和冲劲。凭借着对公路养护事业的一腔热忱,还有他父亲和哥哥的言传身教,他不断在学习中进步、在历练中成长,很快便成为了温泉养护中心里的“全能王”。由于表现出色,他被养护中心委任为合水养护点的班组长,一位不年轻的新班长。
履职尽责的标杆
自担任合水养护点班长以来,邝超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但工作上他总是率先垂范、奋勇当先,哪里的工作累,哪里的工作苦,哪里的工作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他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着班组里的每一个人。冬春天需要进行路面病害调查时,他就亲自开着养护车、戴着草帽、带上水和笔记本,带领组员们冒着寒风细雨开始了踏查之旅。他们走过管养的每段路和每座桥,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路面、涵洞、桥梁和设施等进行详细“问诊”,检查路面破损、钢筋锈蚀等病害情况。哪些路段存在病害、哪些路段存在安全隐患、哪些路段还需要完善,他都了然于胸,并且一一记录在册,以便随时查看,为科学养护提供有力数据。
夏秋天需要修复病害、防洪防台的时候,他又忍受着炎炎夏日和路面传来的热浪,灌裂缝、补坑槽、及时清理桥梁伸缩缝、排水沟等设施;台风袭来,他又义不容辞地赶赴现场抢险抢通,直到险情排除,做公路畅通的卫士。
2019年2月10日晚上8时许,一艘大型运货船与公益大桥的17#和18#桥墩发生擦碰。听闻情况紧急、桥梁所在属地养护点人手不足的情况后,邝超武马上放下饭碗,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主动为属地养护点的“战友”们分担压力,协助实施交通管制、24小时值班值守和桥梁检测等一系列工作……苦活累活他抢着干,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班组里的粘合剂
人和百事兴,为增强班组凝聚力,打造高效团结的班组,邝超武可谓绞尽脑汁。他深知自己的养护资历不如班组里的一些同事,严格管理的同时又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信任、关心和理解的氛围,做养护点里的热心人,为他们排生活的忧、解工作的难。他也善于调解班组成员之间的矛盾,安抚他们的情绪,组员的事他都记在了心上,却唯独总是忽略了自己。工作上,他事事亲力亲为作表率,善于挖掘班组成员的闪光点和长处,工作分配合理高效,因此深受组员的拥护和爱戴。
邝超武总说,不能给父亲和大哥丢脸。很朴实的一句话,却传承着公路人的公路魂。他把过去的成绩作为新的工作起点,日复一日迎着朝霞上路,伴着夕阳暮归,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对个人价值的诠释,全都默默的抒写在那不断延伸的公路上。
李灼源
台山市斗山镇周边的国省道公路干线上,有这么一位养护工,他黝黑皮肤、身材纤瘦,但干起活来远胜于一些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不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而且勤奋好学、为人友善,既是同事眼中的“好工友”,又是温泉养护中心的“老”标兵,他就是李灼源,今年53岁,2018年加入台山公路局温泉养护中心的一名普通公路养护工。
把日常做到极致
进入公路养护队伍时,李灼源已经49岁,并不年轻。因此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怀着感恩的心,每一件事、每一件工作他都争取做到最好。李灼源一直坚信,越是日常的事情,越能磨砺人。三年多养护生涯,他每天都是养护点里第一个到岗,最后离开的那一位。无论严寒酷暑,他都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夏季,他戴着草帽顶着烈日,脚踏着发烫的公路,一干就是大半天;冬季,手指、脸庞冻裂了也不喊苦。他从不懈怠,日复一日地以最高标准做好路面清扫、整修路肩、修补坑槽、修剪路树等日常性基础养护工作,为管养的公路“梳妆打扮”,彷如一位公路美容师。他对公路干净、安全、通畅有着执着的追求,并在工作之中不断摸索技巧,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他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所在的浮石养护点路段的管养质量也常在温泉养护中心考核中名列前茅。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这是公路人的日常;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这是李灼源的风格。李灼源用最朴素的行动,充分展现出自己极致的“匠人”精神。
把热爱做到极致
随着交通行业飞速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越发重要。刚进入在台山公路队伍的第一天,看到同事在操作机械作业时,他便跃跃欲试。但作为一名新人,他深知自己水平不足,对养护机械的了解不够。于是,他便在工作中主动要求跟随老员工学习,每次看到同事们操作养护机械,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住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遗漏了细节。为尽快掌握并提高操作技能,在充分了解机械构件及相关原理的基础上,他又在别人休息的空隙和机械继续打交道,常常为了练好一个动作,连饭都顾不上吃。养护机械,成为他最好的伙伴,每每说起机械,他便如数家珍,痴迷不已,成了温泉养护中心的一位“名人”。温泉养护中心需要机械作业的时候,领导总是第一时间想起他。在台山公路事务中心2020年公路路基养护技能竞赛中,他所在的队伍表现突出,荣获比赛一等奖。
把坚持做到极致
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繁琐性的工作,很多人进入公路行业不久便因为工作枯燥辛苦而放弃。入职以来,李灼源从来没有产生打退堂鼓、当逃兵的想法,他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因为他明白公路养护工作虽然平凡,但坚持是不平凡的,他要活出一个不平凡的自己。每个节假日,值班人员总少不了他;三年多来,他没有请过一次事假。在大多数人欢度佳节的时候,在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他总是坚守岗位,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因为他深知,公路养护工作是神圣的。
李灼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普通养路工人对公路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新人到养护点骨干,他自始至终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切实践行着“公在心上、路在脚下”的江门公路人精神。
曾育锐
今年40岁的曾育锐是台山公路局温泉养护中心的一名公路养护工人。自2009年入职以来,他始终以路为业、以路为家,以一棵常青树的姿态,扎根在台山公路行业里。他十余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奉献、甘于付出,默默为在台山公路事业增添光彩。
公路行业的好学者
曾育锐刚进入公路队伍时,由于不懂铁铲的使用技巧,半天下来双手已长满了水泡。回家吃饭的时候,连筷子都拿不稳;初次接触绿篱机、油锯等养护机械,多次被碎石、断树枝打在身上,脱下衣服尽是淤青和伤口;初次接触沥青作业,被高温和刺鼻的味道熏得头晕目眩……这些经历都让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他意识到养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他心中铆足了劲,发誓自己不仅要能做,还要做好。对于新的养护知识和技能,他会虚心求教一些老员工,力求掌握最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对于没有接触过的养护机械,他总是主动学习和勤加练习,并且自我加压,要求自己比他人更加精通熟练。谦虚好学和一丝不苟的干事态度,让他快速成为温泉养护中心养护好手,操作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高空作业车等大型机械也不在话下。
公路行业的敬业者
养护生涯十余年,曾育锐始终以愿者多劳为座右铭,做到风雨无阻、风雨兼程,冲锋在各项工作任务的第一线。2020年9月,为顺利迎接10月份到来的“十三五”全国普通干线公路评价工作,温泉养护中心需要在国庆前完成上级下达的G240线路况提升整治任务,上下同心“决胜930”。曾育锐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加入到突击任务队伍里。面对“迎国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他和队友们毅然放弃假期,日以继夜地赶抢工期,又恰逢雨季,很多时候身上基本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也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但他毫无怨言,加班加点、顽强拼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G240线路况提升整治工程任务顺利在国庆前按期完成。
日常应急抢险任务总有他的身影。2017年的强台风“天鸽”和2018年的超强台风“山竹”给台山地区造成了巨大破坏。两次强台风,管养线路发生了多起公路塌方与路树倒伏,多处交通中断,路上一片狼藉。灾情就是命令,曾育锐迅速响应上级和养护中心的抢险救灾应急指令,驾驶大型装载机赶赴前线,与抢险人员冒着风雨并肩作战,奔波于各个抢通现场,期间连饭都顾不上吃。直到全部积水退了、倒树清了、道路抢通后,他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和放松疲惫的身体。路面出现撒漏或污染是常事,即使是休息时间,他也总是随叫随到,快速排除路面障碍险情,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公路行业的忠诚者
十余年,曾育锐经历过台山公路养护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养过泥砂路、水泥路和沥青路,使用的养护工具换了一批又一批,身边的同事也换了一批又一批。时间在变,环境在变,但不变的是他对公路事业的一腔忠诚和热血。他常年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奔波在公路管养一线,面对心酸、彷徨和艰苦,他没有抱怨和气馁,更没有因为顾家的时间少而放弃。他一路坚持至今,用行动诠释着他的初心,他手上的老茧是对公路行业忠诚最好的证明。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曾育锐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路人忠诚敬业、无悔担当的铺路石精神,他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融入了公路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管护好每一寸路。他说“环境在变,初心不能变,这是一名公路养护工应有的坚持”。一句淳朴的话语,平凡中彰显了公路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