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公路故事,树立先进模范,提升养护合同工的荣誉感,激励江门公路人不断争创佳绩,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市公路事务中心决定开展“争当最美养护合同工”活动,评选及表彰江门市公路系统“十佳养护合同工”。经下属各养护中心推荐,共有18名养护合同工入选。今天,“江门公路”微信公众号将推送鹤山公路局养护中心最美养护合同工候选人事迹,敬请关注!
覃秀凤 当你途经省道S270线共和路段时,总会看到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的女同志不怕日晒风吹、雨淋,坚守养护岗位,她就是共和养护站的“老黄牛”——覃秀凤。 覃秀凤,1971年出生在广西玉林的一个农村家庭,身为家里的长姐,她自幼帮父母照看弟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初中毕业后她便跟着村里的乡亲来到广东鹤山工作。后来还做了鹤山媳妇,她为人贤惠,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样样周到。2005年4月,她选择了公路养护事业,成为共和养护站的一名合同工。 刚接触公路养护时,她如同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幸好她刻苦好学,在老一辈公路人的带领下努力学习公路养护知识、操作技能,从最初不知道什么是公路养护、公路养护需要做什么,到现在知道“科学养护,保障畅通”的必要性,感受到做好养护工作责任重大,对于延长公路使用期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养护是她的工作职责,而提高养护质量是工作的核心。她经常给公路“把脉治病”,保证公路的平整、整洁和安全畅通。一直以来,她与其他养护工人一道同赴一线,日晒雨淋而无怨,为公路的养护工作竭尽操劳,被单位同事戏称为公路上的“老黄牛”。她对养护工作一丝不苟,在小修保养和水毁工程中,坚持一个坑洞和一处塌方都不放过。落实好“坑槽挖补、圆洞方补、浅洞深补”的规范性技术要求,使路面养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公路运输越来越繁重,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她作为一名公路养护工人紧跟新形势,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尽快地适应新的养护项目,她努力钻研道路安全施工方面的专业书籍,不懂的地方就向专业知识丰富的同志虚心请教,积极参加单位旨在提高业务技能的实地练习和安全培训,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她虽然克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于是,她继续边工作边虚心地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努力钻研专业书籍,持续关注国家公路方面的新发展,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取成为一名公路养护工作的多面手。 广东夏季高温多雨,每到台风季节公路受灾特别严重,因而抢修工作繁重而危险。在公路抢通中要有敢打敢拼的精神,但更需要有一颗不怕脏不怕累的心。2017年8月,台风“帕卡”带来的连续强降雨,使我市多条公路因路树折断而发生交通阻断。抢通就是命令。覃秀风在黎站长带领下赶赴现场紧张地清理路面上的断枝,多处因树叶堵塞排水口而水浸的路面,她不怕脏第一时间用双手将垃圾、树叶清理掉。连续工作8个多小时,很多人都已经累得不行,她还坚持公路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并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行人。2010年9月,受强台风“凡比亚”的影响,我市道路交通严重瘫痪,她在现场抢修持续近20小时,肚子饿时,席地坐在潮湿的水泥面上,用沾满泥土的手抓着面包就吃起来,待体力稍微恢复,就又重新投入抢修中。多年来,她始终秉承着“抢通是责任,保畅是使命”的信念,对防汛抢险保通工作一丝不敢松懈,用安全高效的方法为人民群众抢通一条条“平安大道”。 高温天气是沥青人工铺设最好的时间点。沥青的铺设需将材料加热到140摄氏度,在最炎热的夏季,路面上的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上面太阳直照,热得汗毛直竖,但是为了达到沥青铺设的最佳效果,她总是和养路工人一起在高温下作业。 她从事的公路养护虽然是平凡的工作,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意义重大。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动脉安全畅通,就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 16年的栉风沐雨,以公路为家,以养路为业,公路成了她一生的家业。她深刻体会到公路养护的艰苦和养好公路的不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我们公路人的真实写照。还有100天她就要离开这个她付出了一生青春的行业,纵有千般不舍还是要离开,她希望在自己退休前为这个行业发挥最后的余光,将自己的事迹通过这次评选给更多人知道,将公路人“老黄牛”的精神传承给年轻的公路人。 黄桂珍 黄桂珍是鹤山公路养护中心址山养护站的一名70后养护工,主要职责是国道G325线的日常养护工作。她在日常养护工作中,不怕脏累,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并以超强的干劲耐力和过硬的专业养护技术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结缘于公路运输行业,乐做公路人 在进入公路养护行列之前,黄桂珍一直从事汽车客运站收费业务工作。2011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加入了鹤山公路养护队伍,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公路人,并且一干就是10个年头。她热爱公路养护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冒酷暑战严寒,公路上总能见到她身影和足迹,就这样,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公路运输行业。 不怕苦不怕累,为鹤山公路畅洁绿美保驾护航 他勤恳务实,善于学习,平时工作仔细、认真、负责,有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不怕苦不怕累是他最大特点。刚进入址山道班工作的第一个月,正赶上修剪绿化的任务。在炎热的太阳下,她用一双白嫩的小手举起绿篱机修剪着比她长得还要高的绿化路树,而且一剪就是好几个小时,等下班到家时,累得没赶上吃饭就趴在长板凳上就睡着了,那种全身酸痛的感觉,和挥汗成雨的情景,她至今都难以忘怀。她就是凭着那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坚持着走过来,还默默地下了决心要做一名出色的公路养护工。他时常虚心向老前辈讨教工作经验,积极参与单位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并通过研究各种公路养护专业书籍,学习公路养护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也不断提高,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养护任务。 秉承“抢通是责任,保畅是使命”的信念 每每接到防汛抢险抢修工作任务时,黄桂珍总是不分昼夜、不畏风雨走在抢险一线。节假日值班,她吃住都在站里,家中的老人孩子和大小事情都丢给了丈夫,丈夫的支持更是让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国道G325线车流量大,道路上的突发状况如不及时处理就很可能造成交通事故。记得,去年一个寒冬的深夜,一货车在国道G325线址山段发生侧翻,泼撒出的煤渣遍布了大幅路面,严重妨碍过往车辆安全通行,黄桂珍接到通知后奋勇当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同事们清扫受阻路面,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路面终于恢复了干净整洁,消除了安全行车隐患。当她收拾完工具回到站场时天已开始亮了,站长安排她回家休息,但她没回家,吃了早餐就地休息一会仍然坚持上班去。这样的抢修抢险情况发生过多少次?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但她始终秉承着“抢通是责任,保畅是使命”的信念,对防汛抢险保通工作一丝不敢松懈,用安全高效的方法为人民群众抢通一条条“平安大道”。 友爱奉献,树公路人良好形象 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都能在黄桂珍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工作单位中,她跟同事们打成一片,积极参加单位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当同事有工作或者生活上的问题时,她都主动关心并出谋划策,为同事们排忧解难;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公路为家,以养路为业,总被同事们戏称为“活雷锋”,是同事们眼中的好榜样。 她穿上橙色鲜明的工作服,坚守在艰辛而平凡的公路养护工作岗位上,十年如一日,肩负着公路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责任和使命。她曾经多少次头顶烈日在路面修补坑槽,多少次冒着严寒在路边清水沟、清扫路面,多少个日夜在狂风暴雨中疏通排水设施、路面抢修。公路养护工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岗位,社会上关注度不高,但公路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城乡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公路的建设离不开一线养护工人背后默默辛勤付出。这就是她,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艰苦奋斗的养路工人。她用自己的青春和对公路事业的执着追求诠释了现代公路人担当、贡献、忠诚的可贵精神。
张富贵
张富贵自2018年4月加入鹤山公路养护中心宅梧养护站大家庭,主要职责任务是省道S273的日常养护工作。在养护工作里,不辞劳苦,任劳任怨,是同事们眼中的主力和榜样。
面对这份外人看来脏、累、苦且危险,整天和沙石、水泥、沥青“打交道”的公路养护工作,张富贵从来没有怨言。他勤恳务实,善于学习,平时工作仔细、认真、负责,有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毫不省力是他最大特点,尽管从事公路养护行业时间不长,但他时常虚心向老前辈讨教工作经验 ,并通过研究各种公路养护专业书籍,学习公路养护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得到好大的提高,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养护任务。
宅梧公路养护站所管养路段处于本市最偏远山区,路况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养护任务繁重,但张富贵同志无怨无悔、勇挑重担,如遇路面有突发情况时,年富力强的他总是奋勇当先,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处理并及时上报。张富贵同志工作踏实,不偷懒,不省力、不推诿,不走样,始终秉承公路“畅、洁、绿、美”理念为指导,为公路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每年台风季节,连续暴雨和狂风都让公路养护面临严峻考验。险情就是命令,只要出现路树倒伏、路面严重积水、道路坍塌等影响群众出行安全情况,无论是下班时间或休假,最先接到任务到达现场处理的一定是张富贵。2018年台风“山竹”,造成端斗线两边路树不同情况倒伏,造成交通中断,有车辆被困,张富贵一马当先,拿着油锯配合装载机对阻断交通的倒伏路树进行清理抢通,当天就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全线通车。在危急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从容不惊,每次都能按时顺利完成抢修抢险任务,从他身上表现出公路人的奉献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身边每一位员工。
他热爱从事公路养护工作,有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勇于实践、探索与积累,积极参加单位举办的各项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努力通过形式多样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那种迎难而上的奋斗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养护站内,张富贵也跟同事们打成一片,在同事有困难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手;他很乐于参加社会的各种义务活动,单位工会每年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员工心中,总是以工作为重,以集体为重,赢得了同事们的支持和高度评价。
公路养护工意味着一年四季要以路为伴,扫把、锄头、铲、锯子涵盖着工作的全部。当穿上橙色鲜明的工作服,代表的是肩负在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日复一日的公路养护工作,看似枯燥简单,但劳动强度大,路面作业危险,突发情况常有发生,记不清多少次头顶烈日酷热难当在路面补沥青,记不清多少次朔风凛冽冒着严寒在路边填路肩,也记不清多少个日夜在狂风暴雨中巡查抢修,只为做好“养好公路,保障畅通”这个宗旨。城市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公路的建设,公路养护工是一个很平凡的工作岗位,社会上关注度不高,但公路人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不容忽视,公路的建设离不开一线养护工人背后默默辛勤付出。张富贵以路为业,以站为家,以养好路为荣,用砂石铺垫起坚实的路基,用汗水筑起平坦的大道。这就是他,一个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付出、艰苦奋斗的养路工人。他是新时代公路养护一线工人的缩影,是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城市现代化发展中最闪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