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开平公路事务中心在水口养护站开展 “‘行走的课堂’筑路机械培训——铣刨机专项培训”,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葆栀,四级调研员、工会主席许炳文到场指导。李葆栀充分肯定了开平公路事务中心创新谋划实施的“行走的课堂”人才培训模式,并寄语该中心要深挖“课堂”亮点,及时总结经验,做好舆论宣传,擦亮公路服务品牌,全方位打造公路人才培养发展梯队。
“行走的课堂”是开平公路事务中心精心谋划的2023年“人才倍增”实践工程,以江门市公路事务中心提出的“六大行动”为指引,延续开展“公·匠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实现党建与业务同向同行的人才培训模式新探索、新尝试。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掌舵培训方向
开平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始终发挥掌舵定向作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总支书记带领班子成员花费近2个月时间反复讨论并定制具体实施方案。“行走的课堂”已于6月份正式上线,党总支全程参与指导及监督,保证“课堂”效果。
二、充分挖掘现有条件充实培训资源
一是全中心参与充实教材资源。开平中心创新构建“1+1+N”课程体系(1门理论学习必学+1门纪律教育必学+N门选学专业课程模式)。为增强课程实用性和针对性,N门选学课程由养护中心及各部室提交设置计划,如党务工作部负责思政专题课程,养护中心负责机械操作培训及桥梁保养维修,安全部负责作业安全规范及应急培训等,促使养护中心及各部室从自身职能和业务需求出发,主动参与到“行走的课堂”中,提高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充实教学资源。二是全队伍参与充实教师资源。“行走的课堂”以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形式构建全面师资结构。外引,就是聘请单位以外的专业人才、能工巧匠担任讲师;而内培,就是利用在职队伍人才及退休支部党员、退休技能老师傅等公路系统内部人才充实教师团队。一方面利用养护中心现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发挥其专业实践技能强的优势,培养组建一支固定的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中层以上干部的潜力,每季度选派1-2名中层干部,深入养护中心一线开展指导工作,在教中学、学中教,提升个人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邀请政治素质高的老党员、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技能老师傅进一步充实后备导师库。
三、充分融合实践作业提升培训效能
“行走的课堂”突破了教学场所的固定地点、方寸空间与刻板模式,结合养护作业点多、面广、不固定的特点,合理安排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其灵活性的优点在养护机械培训上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善用公路中修小修、桥梁维修加固等工程需要,“课堂”提前安排学员到钩机作业公路点由师傅对学员开展实操教学,一方面克服养护人员不足、机械不足、作业任务重等困难,不影响养护作业进度;另一方面始终把握“学”是中心,“做”是载体,寓学于做、寓学于行,在实践中直接获得学习经验,学习转化率高。
四、充分满足学员诉求激活培训动能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培训热度明显提升。分析原因,一是“行走的课堂”课程设置吸引力较强,增强了培训的体验性。6月份至今,开平中心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开展培训12次。先后开展“体验式”红色教育,带领党员干部到台山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开展思政学习,学员近40人;“巡回式”安全教育,到下属各养护站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共5场次,学员达167人;“行走式”技能培训,突出“哪里需要机械作业,机械技能培训就开展到哪里”,共计开展钩机培训4场次;“重点式”专项培训,7月份先后开展“五新”新型路面修补材料试验培训(水固化反应型高强路面修复料)、铣刨机专项机械培训2场次。二是“行走的课堂”助力学员实现人生价值,增强了学员的积极性。贯通培训教育与人员使用政策,培训考核合格人员可颁发培训结业证书或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证明,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员在进一步使用、评先奖优等方面优先考虑。此外,该“课堂”打破了师傅和学员的身份界限,政治素质过硬、技能出众、业务能力强的学员通过人才领导小组讨论可以转换成师傅身份,肯定其成长价值。
“行走的课堂”之“体验式”红色教育,到台山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思政学习
“行走的课堂”之“巡回式”安全教育,到下属各养护站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
“行走的课堂”之“行走式”技能培训,到养护一线开展钩机培训
“行走的课堂”之“重点式”专项培训,开展“五新”新型路面修补材料试验培训(水固化反应型高强路面修复料)
精心谋划并落实开展人才培训,归根到底是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开平公路事务中心通过持续性人才培养,养护主业得到长效的发展,下属养护中心在2021年首次获得并在2022年蝉联上级表彰优秀称号,2022年12月代表上级中心参加省级养护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团体赛三等奖佳绩,3名技能骨干在102位省级选手中均取得参赛人数前20%的理想成绩,荣获个人三等奖及个人优胜奖。(文/开平公路事务中心 钟泳茹;图/开平公路局养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