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山市供销系统队伍中,有这样一位“老供销”,他虽近花甲之年,但壮心不已、勤奋不减。他就是张发志,大家尊称他“发哥”。
“发哥”1986年进入供销社系统大家庭,从21岁的小伙子一干就是38年。期间先后在多个基层供销社担任主任,时间近20年。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守初心,兢兢业业,紧跟供销社各个时期的业务核心,与供销社系统风雨同舟,同向发力。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发哥”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一、牢记使命,扎根基层
“发哥”是一名老党员,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历程,但他始终秉持为农民群众服务的理念,心系“三农”、无私奉献,发挥供销社系统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基层工作的日子里,张发志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法,坚持每周下基层走访调研,注重与农民建立深厚的感情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生产状况和发展需求。无论是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还是农资的供应和保障,他都亲力亲为,为群众排忧解难。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农民的信任与好评,他们感激地说:“张主任是我们的贴心人,他总是能够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帮助”。
二、创新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生产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发哥”敏锐地捕捉到农业机械化耕作这一现代农业耕种趋势,于是牵头组建专业的农耕服务队,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购买大量现代机械,这支服务队不仅拥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大型农机设备,还培养了一支年富力强的技术人员队伍,能够为农民提供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加工以及统防统治的全链条服务。2024年,鹤山市供销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面积达63.4万亩次。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哥”经常与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沟通交流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提供精准的农业信息和服务。2024年,他在宅梧、鹤城等镇组织举办春耕生产现场会,向大耕户和农民代表等展示优质高效的机械化耕作和播种过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复耕荒地,种植粮食
为了有效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政策,鹤山市供销社承接了900多亩撂荒耕地复耕和非粮化整治探索。“发哥”临危受命,被抽调到鹤山市供销社下属的品优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专职负责撂荒地耕种和农产品销售工作,“发哥”接受任命后马上投入工作,带领团队因地施策,制定科学的种植和销售方案,秉承供销合作的传统,根据省供销社新修订的“社村”合作要义,积极与当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探索“三社融合”复耕模式,联合基层供销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撂荒地开展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耕作种植,激活“三社”联动,示范带动农户。通过科学探索和有效实践,一片片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种上了粮食和蔬菜等作物,切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初步把“沉睡田”蜕变成为“粮袋子”。与此同时,也调动了村户耕种的积极性,这些复耕地为村委会和村小组带来田租收入,为富余劳动力带来就业和增收。
四、传承精神,正向带动
“发哥”从供销业务的“一张白纸”到鹤山市供销社的“活字典”,“发哥”的“发育”“成长”和“蜕变”法则是实干,无论任何岗位、任何职位,他都敬业、乐业,在实干中历练成长……如今,他已成为供销系统的长老,但长老不老。一方面,他以不老的工作姿态继续勤奋工作,没有懈怠却步;另一方面,他以过来人的身份,以自己在供销系统的经历经验启发、熏陶年轻一代,起“传帮带”、“领路人”的作用,激励年轻人继续和继承供销人“扁担精神”与“背篓精神”,为新时期供销合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强光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