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恩平马铃薯“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会议召开。省供销社合作指导部和省供销集团及天禾股份、天业冷链、农产品、数字科技等下属企业负责人,会同江门市、恩平市供销社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通过现场复盘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总结2024-2025年产季“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实施成效,审议《恩平市“社村”万亩马铃薯全链条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会议充分肯定了恩平“社村”合作机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针对当前制约恩平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技、地、钱”四大瓶颈问题,确定由省供销集团牵头组建专业产业专班,构建“农技专家+田秀才”的“1+N”技术服务体系,创新推出“土地银行”流转模式和“订单贷”金融产品,并明确三大主攻方向:
一是夯实产业基础建设。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在首期工程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二批30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同步配套建设3个以上田头智慧冷链分拣中心,打造集仓储、分拣、检测、交易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马铃薯区域集散枢纽。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与省农科院共建恩平社村合作产业研究院,建立优质种薯繁育体系,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智慧种植模式,通过标准化生产将商品薯率从目前的75%提升至85%以上。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重点与华润万家、钱大妈等商超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加快对现有万吨级冷库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完善加工专区基础设施,力争全产业链价值提升30%以上。
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省级统筹谋划、市县协调推进、镇村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实行“周调度掌握进展、月通报督促落实、季考核评估成效”的闭环管理,将恩平马铃薯产业打造成为服务“百千万工程”的标杆项目,号召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供销系统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构建从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全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恩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