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座谈会,重点就《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方意见,并动员部署数字化人才培训工作。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数字化牵引单位、电信运营商、相关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苏景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资金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及制定依据,与会单位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试点人才培训项目承接单位广东网联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下一步培训计划。
苏景垣强调,要把握国家级试点契机,凝聚各县(市、区)主管部门、牵引单位、运营商、行业协会及企业合力,共同构建功能完善、协同高效的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须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安全合规;各相关单位要主动对接优质资源,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加快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数字化专业人才,为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自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公示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以来,我市迅速行动、系统布局,在全面布局数字化转型工作上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专班,成员涵盖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科技局、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及电信运营商等20余个单位。专班下设统筹推进组、生态培育组、资金金融组等8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保障试点高效推进。二是系统谋划转型蓝图,明确目标任务。制定《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创新构建“1个工作专班+7项专项行动(生态培育行动、专精特新培育行动、技改节能融合行动、科技创新行动、金融赋能行动、数字化人才培养行动、信息安全行动)”的“1+7”推进机制。方案明确至2027年完成不少于1248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建设32个数字化车间或智能车间,培育30家数字化水平四级企业,遴选120家以上优质数字化服务商,构建750个“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等目标。三是完善政策机制,精准破解转型难题。研究起草《江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资金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借鉴省内外先进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门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提出“优选产品清单”“牵引单位任务激励”等江门特色举措,从供需两端精准施策破解企业转型难题。
下一步,江门市将统筹推进国家及省级试点工作,加快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整合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持续优化转型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转型服务供给能力,确保试点工作高标准开局、高质量推进,全力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江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