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圆满落幕,江门市在此次美育改革创新领域大放异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市学校美育迈上了新的台阶由江门市教育局打造的《构建“1+9”模式,打造区域美育领航先锋——以江门市中小学校高质量美育创新改革实践为例》项目,以及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的《地域文化美育融入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 以新疆内高班美育改革为例》,均荣获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并推荐至教育部。
其中,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的案例在全省250份教学研究成果中崭露头角,成为江门市唯一入选现场交流汇报的教学研究成果。
在全省交流汇报会上,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教师贾俊秀围绕《地域文化美育融入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 以新疆内高班美育改革为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该成果以“侨美”建“美桥”,赋能新疆内高班学生适应性。“侨美”是指以侨乡美育资源作为建筑材料;“美桥”是指利用侨美资源构建课程体系,搭建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桥梁建筑,使新疆内高班的学生顺利通过人生的关键心理适应期。这一创新实践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华南师范大学的罗广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地域文化美育融入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 以新疆内高班美育改革为例》以新疆内高班美育改革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地域文化美育与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教育的融合,紧扣全省帮扶政策,以美育为桥梁,结构严谨,从研究对象特性出发明确根本问题,借助典型样本与深入分析,为区域美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江门市教育局的《构建“1+9”模式,打造区域美育领航先锋》项目,以全局性的视角和前瞻性的理念,为江门市中小学校美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该项目通过构建“1+9”模式,即“一个委员会、九个指导中心”,实现了艺术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特色化。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江门市中小学校美育的整体水平,更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学校美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江门市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江门市教育系统在美育领域持续深耕细作的鞭策和激励。未来,江门市将继续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常态化推进学生艺术活动常展常演,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江门特色的美育品牌项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江门力量。
来源:江门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