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一个教师节。当天下午,市委书记陈岸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磊,市委副书记郑泽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等市四套班子领导会见我市受表彰的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合影留念。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我市一批优秀教师获评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江门市蓬江区紫茶中学张又红等19人获评特级教师,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三村小学钟小英等51人获评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蓬江区里仁小学万川等8人获评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坚守教育教学一线,长期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带头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学成绩突出,改革创新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深受学生爱戴和社会好评。
会见时,陈岸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感谢大家为江门教育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他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民教师是光荣崇高的职业,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引导。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做好表率,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培育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共同推动江门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市领导蔡德威、周佩珊参加活动。
南粤优秀教师、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池振国:
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感恩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感恩各级领导部门对教育的投入,感谢学校的培养和家长、学生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今年获评“南粤优秀教师”,更是让我倍感荣幸,倍受鼓舞。在我指导毕业的学生当中,已经有7名教授、5名副教师、2名国家级人才和3名省级人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研究生,是我这么多年教育生涯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第一中学教导处主任彭博:
教师节是一场“双向奔赴”,既是学生、家长对老师的认可,也让我们老师深感肩上那份沉甸甸的教书育人之责。投身教育工作多年,最令我难忘的,是我初为人师时遇到的一名较为自卑的学生。经过我们悉心的疏导与引导,他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毕业后,这名学生寄来一封信,信中写道:“是您让我重新相信自己。”这封信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老师应当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特级教师、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校长马苏雁:
每年教师节,我都倡导大家以温暖而简约的方式庆祝,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成就感,学生则向老师送上祝福与问候,社会、家长与老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这样的教师节才是最理想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知小学阶段对学生而言,既是知识的萌芽期,又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与引导,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良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致力于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积极探索。同时,我也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看到学生们一天天进步,我深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幸福与责任。
南粤优秀教师、台山市赤溪中学年级组长覃富有: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村教师,我深感荣幸与温暖。在乡村学校任教的9年里,我深感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在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为克服这些困境,我们积极采用线上教育辅导、家访和电访等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全面关注学生。在此,我亦呼吁广大乡村教师更多地关注特殊学生,加强与特殊学生家庭的沟通,同时,有关部门也应给予这些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有力支持。我认为,这正是提升乡村教育的关键所在。
来源:江门日报(文字记者/唐达 娄丹 张翠玲 摄影记者/周华东 通讯员/莫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