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耐心的敲门询问,一遍遍细致的防疫叮嘱,一处处彻底的卫生清理……从白天到黑夜,一群特殊的“战士”穿梭于楼宇巷陌之间。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9月下旬以来,市委教育工委统筹各高校、市直学校、幼儿园等25所学校的精干力量,组成教育系统突击队,共出动2787人次,分赴蓬江、江海、新会等涉疫重点社区开展“拔钉子”集中攻坚行动。这些学校中,除了我市公办学校,还有很多民办高校,如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立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州软件学院等,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坚持派员参与教育系统突击队,充分展现了民办高校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10月5日开始,市委教育工委服从指挥,集中力量牵头负责蓬江区环市街道双龙社区和潮连街道塘边社区防疫攻坚,重新整合各学校队员,组成两支共60人的突击队协同作战。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节点,全市制定“促下降、防反弹”的总攻方案,教育系统突击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社区防控最前沿,为全市实现“促下降、防反弹”的总攻目标贡献教育系统的坚实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0月10日下午,根据《关于优化定人定点定质量入户管理机制助力全市疫情防控“促下降 防反弹”总攻工作的通知》,市委教育工委迅速响应,高效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立即对人员力量进行优化调整,迅速组建未来三天(10月11日至13日)人员固定的60人突击队。旨在通过“定人、定点、定质量”的工作机制,使突击队员能够更熟悉社区情况、更紧密联系群众、更高效地开展工作,从而确保入户排查、环境清理、防疫宣传等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为全市总攻行动筑起一道坚实而稳固的“人力防线”。
10月11日至13日,连续三天,各学校克服教学课程安排的行业特殊困难,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人力,投入到双龙社区、塘边社区的战“疫”中。三天来,60名突击队员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完成了对1429户居民的精准入户排查,细致地贴上绿、黄、红标签,科学分类,精准施策,并同步清理蚊媒孳生地257处,吊挂防蚊药包413个,有效切断了潜在的疾病传播链条,展现了教育工作者队伍的执行力与战斗力。
突击队感悟
塘边社区教育系统突击队
五邑大学
队员:曹荣军、张家煜、王亚清、唐双月、莫巨明、陈丰林
在清洁卫生的过程中,我们经过“地毯式”排查,2小时已经清走了9大袋垃圾了。和市区相比,乡镇的情况确实要复杂很多,在攻坚的过程中,队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有困难就克服困难”。其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我们作为市民在生活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蚊虫减少带来的好处。所以作为突击队的一员,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社区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队员:麦泳锋、李雯馨、李玮斐
参与此次攻坚行动,不仅是对我们身体素质的挑战,更是对意志力的严峻考验。身为教师,我们期望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融合,让更多学生深刻理解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生活,并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队员:叶奕、李淋倍、汪群英、吴俊彦、林丽娜、伍怡霖
作为医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蚊媒防控对于疫情防控的关键作用。比如我们在清洁鱼塘边卫生的过程中,发现这里卫生死角多,需要非常耐心才能把容易积水的杂物清走。这也体现了基层工作的碎片化、细致化的特点。通过这次行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学知识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看到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力量。这次经历将成为我们教学案例中的生动一课,激励学生们未来在成长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队员:伍文敏、杨亚敏、黄浩鹏
作为党员,我们应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入户宣传过程中,我们倡导居民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并向他们普及防疫知识。全市防疫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每一个“小家”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也会把这份经历带回学校,增强学生们重视防疫的意识,鼓励他们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中。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队员:陈国礼、邹艺、张嘉慧
在参与此次攻坚行动时,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基层防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整体防疫的成效,每一次与居民的沟通都需要耐心与细心。这次行动让我们更加珍惜在校园里的教学时光,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我们将把这次宝贵的经历融入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江门校区
队员:林群艺、郑健朗、高博扬
参与这次攻坚行动,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经历。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防疫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清晨到夜晚,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不仅参与了环境卫生的清理,还积极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为人师表,我们不仅要站稳三尺讲台,更要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这次行动中,我们学院党组织非常重视,除了派出的3名在册队员外,还有其他积极报名的老师也一起参与了行动,我们都想为地方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广州华立学院江门校区
队员:刘文青、陈文祥、沈涛
白天入户的困难不少,我们会遇到不那么配合、不太理解我们工作的居民;有的居民白天外出工作不在家,有的居民刚下夜班在家休息我们不好打扰。凡此种种,都是基层工作日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的决心。每一次的敲门、每一次的解释、每一次的清理,都是我们对居民健康安全的守护,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江门市技师学院
队员:余华新、陈宝文、李晨希
面对不配合的居民,我们要更加耐心地讲解此次攻坚行动对于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用真诚的态度去赢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虽然基层工作充满挑战,但看到社区环境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改善,居民的防疫意识不断提高,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双龙社区教育系统突击队:
江门市教育研究院
队员:张坤、谢文龙
我们主要负责入户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并协助居民清理积水。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候敲开门,面对的是一张不耐烦的脸,甚至话还没说完,门就关上了。起初,这多少让人有些受挫。但庆幸的是,在行动前,社区为我们组织了一次非常系统的培训,教给我们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当我们把这套方法用起来,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后,确实能感觉到部分居民的态度从抵触转变为理解,甚至有些还会主动告诉我们哪些角落容易积水。作为党员,此刻更应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做出示范,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群防群控的战斗中来。
江门开放大学
队员:黄煜俊、李军成、林炳富
通过入户宣传,我们仍能发现居民家中存在较多的“积水黑点”。我们不仅要将防疫知识宣传到位,还需亲自动手帮助居民清理各类积水。作为教师,我们更应以身作则,听从指挥,发挥“指哪儿打哪儿”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江门市第一中学
队员:尚兵、邓皓元
我们负责的入户工作中,秉承“一问二查三看四教五灭”的原则,入户的过程中确实也会遇到配合度和理解度不高的,所以我们更要耐心沟通,把防疫知识宣传落实到位。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牢记“立德树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积极响应市委教育工委号召,组建党员先锋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通过大家一起的努力,早日战胜疫情。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队员:黄爱珍、李子聪
三天来,我们入户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护知识、清理积水容器。尽管任务繁重,但我们还是比较欣慰的,开门的居民都很配合,清理工作也推进顺利。自参加下沉社区以来,白天到社区支援,晚上还要返校开展防蚊宣讲、巡查校园、值夜班。学校与社区两头兼顾,确实累,但防蚊灭蚊靠的就是决心和坚持,我们是党员,必须带头克服困难。只有人人行动,才能真正筑牢防线。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队员:李伟攀、潘毅
这次为期三天的突击行动让我对基层防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采取“白+黑”的工作模式,白天排查,晚上再次上门,确保不漏一户。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都很配合,不少家庭还主动将水养植物交给我们处理。想到我们的工作正在为市民、学生和家人筑起一道健康屏障,所有的辛劳都化作了前行的动力。这份经历将永远激励我在教育岗位上继续传递责任与担当。
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
队员:雷文富、王北辰
作为教师,参与此次疫情防控攻坚行动让我们收获颇丰。在入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详细询问居民的健康状况、出行情况等信息,还要认真查看屋内是否存在容易孳生蚊虫的角落,像花盆底部、水缸周边这些地方都不能放过。同时,我们会耐心地向居民讲解防疫知识,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防蚊灭蚊方法,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灭蚊片、驱蚊液等。希望能尽最大努力,为社区居民筑牢健康防线。
江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队员:黄好、余豪文
我们小组负责上门入户检查住户家庭的积水情况。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入户率较低,因为白天在家的居民较少。作为教师参与突击队行动,我们在上门入户时需充分发挥口才优势,积极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疫知识,并呼吁居民与我们携手清除积水,共同防蚊灭蚊。
江门第二中学
队员:梁晓棠、黄炜俊
入户宣传和检查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耐心与智慧。在双龙社区的每一天,我们穿梭在各楼栋之间,不仅要准确传达防蚊灭蚊要点,还要细心检查每个可能积水的角落。令人鼓舞的是,随着宣传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最初的不理解转变为主动配合,社区的整体防蚊意识明显提升。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也要在社会需要时挺身而出。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筑牢社区防疫的坚固防线。
江门市福泉奥林匹克学校
队员:姚泳昶、黄丽英
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参与这次双龙社区的防疫攻坚行动,我深感使命在肩。在连续三天的排查中,我们不仅要仔细检查各类水生植物和室内外的积水情况,更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居民思想工作。许多老人长期习惯养护富贵竹等植物,一时难以割舍,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沟通优势,用真诚和耐心化解他们的顾虑。虽然教学工作需要临时调整,但想到我们的努力能够助力阻断疫情传播、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生活,所有的付出都显得格外有意义。
江门中港英文学校
队员:冼海明、黄振邦
作为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我深知环境卫生对防疫的重要性。在双龙社区的排查过程中,我们深入各个角落,就连最狭窄的巷道也不放过。遇到难以清理的区域,我们及时拍照上报,确保每个隐患都能得到妥善处理。期盼早日彻底战胜疫情,迎接社会生活与校园秩序的全面恢复,让师生们重逢于温暖、活力的阳光之下。
江门市迪生学校教师
队员:邱分尧、黄雁
这次我们被安排负责入户清理积水和防蚊宣传工作。印象最深的是遇到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我们不仅帮他清理了家中积水的盆栽托盘,还把堆在阳台的旧物逐一整理,用拖把将地面擦得干干净净。完成基础清洁后,我们还打着手电筒,仔细检查各个角落是否有残留的虫卵。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老人特地打电话给儿子,在电话里连声夸奖我们:“这些老师真是热心肠!”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欣慰取代——原来我们的付出真的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这份心意会被看见、被记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更应主动参与公益事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社会。每一次弯腰清理积水,每一次耐心讲解防蚊知识,都是在为这座城市的健康防线添砖加瓦。
江门市第一幼儿园
队员:黄妤娜、冯妙诗
在河边清理垃圾的时候,我们发现钓鱼平台有很多积水黑点,有不少钓鱼者遗留的空瓶罐、塑料碗等,甚至还有死鱼。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清理的。而正是有了这份经历,我们才能有机会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树立起爱护环境的意识,平日里做到不乱扔垃圾,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要体会到清理积水的重要性。
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
队员:宋强、谭藴青
作为一名幼儿体育教师,我已在防蚊灭蚊一线连续奋战多日。这次在双龙社区,我们主要负责清理街边垃圾、井盖积水和河道杂物等脏活累活。虽然任务繁重,但看到经过我们双手的劳作,社区环境变得整洁美观,蚊虫孳生地得到有效清除,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坚信“困难面前,党员先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要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榜样。感谢上级的有力统筹和幼儿园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能够全身心投入这场防疫攻坚战。
江门市培英实验幼儿园
队员:郑健卿、陈秋明
平时路过河边还不觉得,这次因为清洁卫生走近才发现还是比较脏的,一个上午我们就清理了3大袋垃圾。攻坚工作回去之后,我会把这次的经历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向孩子们传递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成为环保小卫士,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家人和朋友,通过“小手拉大手”,筑起家校协同抗“疫”的坚实防线。
江门市财贸幼儿园
队员:卢静君
说实话,刚开始接到任务时,我心里有点打鼓。我负责的那一片全是密集的出租楼,楼栋标识不清,我对环境完全不熟悉。那三天里,我和同事有好几次在巷子里转着转着就迷了路,只能一边看手机地图,一边互相找参照物。这三天的经历,让我感触真的太深了。我们只是临时支援三天,就已经觉得疲惫不堪。而社区工作人员长期承担繁重的社会治理工作,他们的艰辛、他们的耐心,真的远超我们的想象。经过这次,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这场防疫攻坚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与配合。能和他们并肩作战,为社区出这一份力,我心里觉得特别踏实,也特别有意义。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张翠玲 陈慕欢 曾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