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一切落脚点应该回归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上。那么,如何基于幼儿经验,通过环境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从中获得生活经验?为了深入解决以上的问题,教育一幼教研组开展专题探讨,共同分享和交流幼儿环境教育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育一幼教研组对此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吧!
赵淑芳园长:以儿童经验为课程生长点,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材料的使用,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方法,存在什么问题等。教师要学会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幼儿经验的获得。
朱顺葵主任: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点不在于幼儿游戏的热火朝天,而在于教师的观察、了解幼儿的水平、爱好以及能力,并支持幼儿进一步构建与同化、探索与体验,在环境材料的投放也需要基于前者进行筛选。
柯伶俐老师: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需要,提供环境创设的材料,鼓励幼儿产生更多的想法,生成更多的课程内容。
沈宠恩老师:以儿童经验为课程的生长点,教师一定要基于对幼儿行为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发挥支持者、引导者的作用。
胡晓玲老师:环境创设的出发点一定是要关注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是否能够达到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
一直以来,教育一幼坚持立足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研,教师们在互相观摩环境的同时,对环境创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提高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