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20年,江门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依法依规答复信息公开申请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将工作落到实处,市教育局成立了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领导统筹负责,局机关各科室科长为小组成员,办公室牵头,抓好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严格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审批机制,做到层层审核,层层把关,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020年,我局认真做好本单位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工作,通过自查自检的方式,定期对网站栏目更新情况、网站链接等方面进行自查,根据自查结果整改网站出现的问题,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充分保证了社会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20年,市教育局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http://www.jiangmen.gov.cn/jmjyj/gkmlpt/index)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75条,全文电子化率100%。其中,政府信息公开指南1条,组织机构信息16条;规范性文件信息2条;其他文件信息183条;其他信息17条,工作动态信息81条,行政执法信息3条;办事指南信息1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条,部门预决算3条。通过“江门教育”新浪微博发布信息104条,“江门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907条。
2020年,市教育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宗,主要涉及学校数据等内容,已全部依法回复。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日益规范,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目前政府信息分类界限不清晰,难以快速准确辨别哪些信息应当主动公开,哪些信息属于依申请公开,哪些信息不能公开,导致主动公开范围不广、内容不全面;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二是政务信息的更新、录入还不够及时,政务信息公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通过专题讲座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为教育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设一支优秀的队伍。
2.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与机关各科室信息员的联系沟通,使信息公开工作精细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重点领域公开情况
2020年,市教育局按要求在部门频道“政务公开”板块上开设“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栏目,细分为“政策法规”、“教育工作信息” 、“发展规划”、“教育数据”、“教育经费信息”及“教育阶段信息服务专题”6个子栏目。 “政策法规”公开信息16条,“发展规划”公开信息1条,“教育数据”公开信息1条,“教育阶段信息服务专题”2条,因“教育工作信息”与“教育资讯”板块、“教育经费信息”与“预决算公开”板块信息一致,已建立相应链接,不再重复发布信息。
(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情况
2020年,市教育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七大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从2018年起全市陆续成立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了优质品牌效应,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整体发展。2020年,全市新增教育集团7个,目前全市共成立了54个教育集团(其中市直4个、蓬江区8个、新会区13个、台山市18个、鹤山市7个、恩平4个),纳入教育集团的有60所幼儿园、214所普通中小学、6所中职学校,分别占各学段学校总数的9.5%、41.0%、43%,涵括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及职业教育各阶段。
二是着力抓好招生工作。制定了《江门市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江门市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工作指引》, 进一步规范我市普通中小学招生秩序,要求各市(区)要开展招生需求调研,科学核定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计划。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由各市(区)统一组织实施。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普通高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为及时解除一线医务人员后顾之忧,将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入学纳入政策照顾范围。
三是深化职教改革。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内涵建设为重点,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经地市发动、学校申报、组织评审、结果公示的遴选程序,向省教育厅推荐五所中职学校参加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
四是加快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联合市委编办等部门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情况进行调研,进一步优化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资源配置和人员结构,均衡师资配置,常态化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加强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和完善中小学教师退出岗位机制。开展江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完成市、县两级8个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
五是抓实教师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继续实施青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了青年教师成长培养项目、教育管理“青蓝工程”培养项目,为我市名师后备人才培养及教育后备干部培养打下扎实基础;二是大力开展“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学科组长”培养项目、乡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2020年培训655人,全面提升一线学科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开展中学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2020年培训普通高中校长45人,促进我市高中校长专业化发展;四是持续推进“名师工程”,启动第五批名教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举办名师大讲堂系列活动,制定工作室管理办法,规范名师工作室遴选、运行及考核评价办法,培养更多更优秀名教师名校长,为加快推进江门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持;五是精心部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按照“试点先行、整校推进”原则,2020年先行推进4所省级试点校、45所市级试点校全员培训,完成约15000人培训任务。
六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到位,高标准提升校园文明水平。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江门市中小学德育、体育、卫生和心理教育、美育等4个工作指导委员会,发挥我市德育、体育、卫生、艺术、心理教育工作专家及骨干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的质量。今年来,创建了136所市级的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心理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等。成功创建了2所“全国文明校园”、1个 “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3所 “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1所 “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此外,还创建了2所省文明校园、5个省级研学教育基地、3个省级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地、3所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13所省艺术特色学校、14所省篮球推广学校、20所省排球推广学校。评审出首批“江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0所和“江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6所,并举办首届劳动成果展。在全国第五届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我市小学选手获得演讲比赛小学组一等奖。我局被教育部关工委评为先进集体。
七是扎实开展教育督导。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因应机构改革的情况调整成立了新一届的江门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江门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完成迎接省对江门市人民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各市(区)开展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组织了160多所学校数万名师生、学生学长,一万多名社会人士参加对我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公众满意度网上问卷调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顺利完成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科目的质量监测工作。扎实开展规范化幼儿园认定和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验收工作。
(三)提案议案办理情况
2020年,我局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共计85件,达历年之最。其中主办代表建议12件、会办代表建议15件;主办政协提案18件,会办委员提案40件。目前,所有主办答复和会办意见均按期完成,收到代表或委员的反馈意见均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